文秘120网    > 心得体会 >

消防攻坚组培训心得体会5篇

时间:2022-02-23 11:28:01  来源:网友投稿

消防攻坚组培训心得体会5篇

消防攻坚组培训心得体会篇1

打赢脱贫攻坚战,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步入小康社会,这是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向全世界和全国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习近平扶贫论述摘编》详细收录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准扶贫、改善民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等系列重要讲话、报告、论述内容,为全体共产党人纵深推进脱贫攻坚伟大工程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纪检监察机关作为党内政治监督的专责机关和管党治党的重要力量,应当提高站位,精准监督,执纪问责,以实际行动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坚强纪律保证。

站位再提高。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站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高度,把脱贫攻坚摆到治国理政突出位置,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作出一系列新决策新部署,推动中国减贫事业取得巨大成就,对世界减贫进程作出了重大贡献。总书记强调,越是进行脱贫攻坚战,越是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在脱贫攻坚中,纪检监察机关应不断提高政治站位,自觉践行“两个维护”,自觉把总书记有关扶贫论述作为方法论,作为忠诚履行党章赋予的职责的工具书,精心研读《习近平扶贫论述摘编》每一章每一节。对标对表总书记讲话精神,找准职责定位,勇于担当作为,敢于动真碰硬,不断探索创新监督方式方法,做到中央决策部署到哪里,监督就到哪里,确保各项决策部署落地见效,使群众充分享受到全面从治党带来的红利,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对党的信任和认同,确保兑现党对人民群众的庄严承诺,巩固党执政的政治基础。

监督再精准。《党章》对纪委的职责作了准确的定位,监督是指“维护党的章程和其他党内法规”,“检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的执行情况”,以及“对党员领导干部行使权力进行监督”。总书记说到扶贫工作一定要精准,做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那么,纪检监察机关履行监督也要精准。县纪检系统在脱贫攻坚工作中,不断从《习近平扶贫论述摘编》找答案、找方法,以党中央脱贫攻坚部署要求和“六大纪律”为尺子,围绕着脱贫攻坚“两不愁三保障”的核心指标,按照自治区纪委“六个聚焦、六大行动”和市纪委“五紧盯行动”开展靶向精准监督。坚持问题导向,紧盯扶贫政策的精准落地、扶贫资金的精准使用和党员干部的廉洁自律等重要领域、环节,主动扛起责任,监督党员干部认真履行职责,不滥用权力,不违纪违法;紧盯扶贫领域腐败问题易发多发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对一些重要岗位党员干部、重要领域、重大项目及民生资金使用开展监督检查,深入基层,深入农户,及时主动发现问题,并及时督促整改。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的及时提醒,该约谈的约谈,防止小问题发展成大问题。

消防攻坚组培训心得体会篇2

脱贫攻坚,是对干部四种意识的检验。脱贫攻坚战,各级党委、政府立下了“军令状”,作出了“承诺书”,是当前摆在各级组织面前最大的政治工程和民心工程,是必须啃下的“硬骨头”,是最突出和核心的工作之一,也是干部“四种意识”是否坚定的“试金石”。作为一名好干部,就应该做到坚定理想信念,站稳政治立场,做政治上的明白人,自觉做到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持服从党委、政府领导,坚决维护上级权威,始终做到政治上讲忠诚、组织上讲服从、行动上讲规矩,自觉把党委、政府委的主张、意图转化为实际举措并付诸实施。

脱贫攻坚,是对干部工作能力的检验。民间有句俗话:“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一个干部是否有真才实学,是否有过硬的能力,基层农村是最佳“检验地”。就拿脱贫攻坚工作而言,每个家庭情况各异,贫困原因不同,如何制定务实有效的脱贫工作方案,不仅考验每名干部对上级政策理解掌握、分析运用的能力,更考验他们调研是否深入、情况了解是否翔实。与群众打交道、做工作,是春风化雨、以情感人,还是厉声厉色、生硬蛮干,这反映出一名干部做群众工作的能力。群众百姓、邻里之间,家常小事、邻里纠纷等问题、矛盾的调处,体现出干部解决实际问题、困难的能力……农村是个大火炉,而脱贫攻坚更是干部的“淬炼场”。

脱贫攻坚,是对干部工作作风的检验。脱贫攻坚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程,上级关心,群众关注。特别是涉及到惠农资金发放、项目实施、政策享受等方面,是工作开展的重点和难点。用什么样的态度去对待群众、百姓的诉求?以什么样的效率去了结、办理群众的困难?拿什么样的行动去调处群众的矛盾?靠什么样的方法去落实上级政策、部署……这不仅是对干部工作能力的考验,更是对干部工作作风、担当意识的检验。重任千钧惟担当。把脱贫攻坚的责任担起来,以过硬作风投身于这项伟大事业,共同努力,共同奉献,才能不负组织重托、不负人民期待。

消防攻坚组培训心得体会篇3

全面小康,一个不能少;共同富裕,一个不能掉队。继江西井冈山市、河南兰考县率先脱贫摘帽后,近期全国9个省区市的26个贫困县通过专项评估检查,由省级政府正式批准退出。这是自1986年国家设定贫困县以来,首次实现贫困县数量的净减少,既为今后几年贫困县有序规范退出树立标杆、作出示范,也为齐心协力打赢脱贫攻坚战注入了强大信心。

把好贫困退出关,是确保脱贫成效没有“水分”的关键一步。对此,中央明确要求实行最严格的考核评估制度。此次“摘帽”的26个贫困县,由7家第三方评估机构负责评估检查,始终坚持公正独立的第三方立场,严格把好工作程序规范关、入户调查质量关、问题户审核判定关、数据质量关,客观呈现脱贫成效。评估过程有这样一个细节:某贫困户的房屋认定比较模糊,评估组通过实地勘察,综合该户家庭情况和住房安全问题,最终判定该户为漏评户。这种客观、公正、较真的工作态度,确保了脱贫攻坚考核评估的公信力,说明贫困县退出不是自说自话、闭门造车,而是挤干水分、防止虚报,有着实打实的脱贫成效作为支撑。

有制度设计的硬杠杠,有各个环节的严把关,才能换来脱贫成效的实打实。党的十八大以来,6000多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贫困发生率从10.2%下降到4%以下,在发展中国家中贡献了份额的减贫人口。能取得这样的“巨大成功”并非偶然,而是源于资金调配、贫困识别、产业发展、干部动员等一系列堪称“精准”的政策举措,体现着深刻的治理艺术。正如一位联合国官员的观察,“中国精准扶贫的理论和实践表明,通过良好的政治愿景、科学的扶贫战略、适宜的政策措施,实现整体脱贫是完全可能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防止返贫和继续攻坚同样重要。贫困县摘了穷帽,只是脱贫攻坚征程上的阶段性胜利,接下来还需要巩固脱贫成果、增强造血能力,防止返贫。主管部门提出摘帽不摘责任、不摘政策、不摘帮扶、不摘监管,目的就是建立脱贫攻坚长效机制,为广大群众建立稳定的心理预期。既无需担心扶贫干部会迅速撤离岗位,同时也要依靠自身努力尽快走上脱贫之路,在内外两股动力的助推下,脱贫成果将不仅得到人民的认可,更经得起历史的检验。

国际经验表明,当一国贫困人口数占总人口的比例降到10%以下时,减贫就进入“最艰难阶段”。从现在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还有大约3年时间,脱贫攻坚进入后半程;面对深度贫困地区,现在到了攻克最后贫困堡垒的关键时期。越是面对贫中之贫、困中之困、难中之难,越是不能有歇歇脚、喘口气的思想,越是要采取超常措施加以扶持。这就需要拿出坚持到底的劲头,下一番“绣花”功夫,以钉钉子精神驰而不息推进脱贫攻坚,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如期实现。

一位参与脱贫评估的专家,调研了39个行政村,发放了1000多份调查问卷,最后写下了8000多字的笔记,目的就是要保证访谈场景可还原、发现问题可追溯。事实上,这样一种认真的精神,可以说是整个脱贫攻坚的生动写照。将这样的状态保持下去,我们一定能打赢这场摆脱贫困的大决战,书写人类反贫困的新奇迹。

消防攻坚组培训心得体会篇4

时间是忠实的记录者,也是客观的见证者。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不能掉队。江西井冈山市神山村在乡村振兴中书写了“神气”故事;老书记焦裕禄探流沙、查风口的河南兰考张庄村,如今“风沙窝”变成了“金银铺”;宁夏永宁县原隆村百姓过去久居“苦瘠甲天下”之地,因为移民搬迁生活越过越兴隆……一曲曲改变命运、迈向全面小康的壮丽凯歌,是中国共产党守初心、担使命的具象体现,也成为社会主义优越性的生动注脚。正如一位联合国官员所评价的,“中国最贫困人口的脱贫规模举世瞩目,速度之快!”

从解决温饱到摆脱贫困,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历史性地解决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绝对贫困问题,这将是前所未有的成就,足以彪炳史册。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不仅将会大幅度地提高贫困人口的收入和生活水平,也将大大改善贫困地区产业基础、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生态环境,让发展红利惠及更多农村人口,为实现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基层干部的作风能力有了转变,农村治理水平有了提升,这些都是涉及长远发展的,也是国家的宝贵财富。经济快速发展和大规模减贫同步实现,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朝着共同富裕不断迈进,深刻彰显着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展现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脱贫攻坚实践,积累起具有长远启发意义的经验。比如,全党动手、举国之力,形成全国上下攻坚的合力。280多万驻村干部、第一书记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他们来自五湖四海,为贫困群众带来了资源、技术和发展思路,这正是扶贫合力的生动体现。比如,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通过精准“滴灌”提高扶贫效率。贫有百样、困有千种,扶贫就有千百种方案,就会付出千百倍努力。比如,产业扶贫、扶志扶智,为脱贫攻坚制造可持续的内生动力。发展产业让农民从田间走向车间,鼓励创业催生无数致富能人,扶志扶智提振农民奋斗追梦的精气神……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形成脱贫攻坚的造血功能和内生动力,才能防止返贫,巩固脱贫成果。可以说,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不仅以实际行动加速了世界减贫进程,也为全球贫困治理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从黄土高坡到雪域高原,从革命老区到民族地区,撸起袖子加油干的扶贫火热场景向世人表明,“深度贫困是完全可以战胜的”。当前脱贫攻坚进入最后冲刺和决胜的阶段,尤需激发“尽锐出战、迎难而上”的蓬勃干劲,砥砺“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坚定决心,不折不扣抓好扶贫各项政策举措和工作落实,确保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上坡路最难走,解决了绝对贫困,相对贫困还会长期存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也会长期存在。减贫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唯有不舍寸功,才能善作善成。

展望未来,中国人民将历史性地摆脱绝对贫困,共同迈入全面小康,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将得到更为有力的验证。一个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政党,一个以人民为坚实根基的国家,其征途必定是星辰大海,其未来必定是其道大光。

消防攻坚组培训心得体会篇5

随着精准扶贫的组建以及结对帮扶工作的深入开展,大多村都暴露出了少数村干部与群众关系恶化的问题,作为基层政府干部,要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密切联系群众,扎实工作作风。

只有密切联系群众,才能听实话解实情。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我们从战争走向和平,离不开“小米加步枪”的历史;而今,我们需要人民群众去创造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所以,在脱贫攻坚的战场,扶贫靠干部引路,但脱贫靠群众发力,只有密切联系群众才能打赢脱贫攻坚战。作为基层干部,我们该如何去密切联系群众?其实,只需要陪他喝杯茶、抽根烟、吃顿饭。一杯茶的功夫你就会发现他想要申请低保;一根烟的时间你就会清楚他为什么要申请低保;一顿饭过后,你就会知道为什么他申请不到低保。贫困户不会无缘无故为难,他总是有口气没咽下,基层乡镇干部要多与老百姓当面交流,帮他们咽下这口气。

只有扎实工作作风,才能讲实话办实事。村干部的难,难在上有党委政府,家有妻儿父母,下有群众农户。村干部不会无缘无故难当,他总是有碗水没端平,或为完成上级任务,或为亲朋好友利益,或为全村发展着想。基层乡镇干部扎实工作作风就是要多与干部交心谈心,帮他们端平这碗水。有的村干部一心只为完成上级任务,没有听到村里大多数群众的心声,即使完成了上级任务却依然得不到群众的好评,我们就告诉他:任务是死的,但群众是活的,完成任务要结合村情民意,要用上级的文件去联系本村的实际;有的村书记总喜欢动“歪脑筋”,总以为在没有违背政策前提下优亲厚友就没有错,我们就告诉他:没有违背政策不代表没有违反原则;还有的村干部一心只为全村谋发展,为多数群众谋利益,然而仍有少数人到政府举报他优亲厚友,我们就告诉他:多数群众对你的评价是好的,而那少部分群众抓住了某某贫困户是你亲戚的“把柄”,却没有发现自己的日子过得比你亲戚好,不要在意那些“刁民”。

无论是低保户的评议还是合作医疗的收取,村里事事有矛盾;无论是过去书记、主任各负其责还是现在书记主任一肩挑,村里时时有矛盾。乡镇干部唯有不偏不坦,在村干部面前敢为群众说硬话,在群众面前敢为村干部说实话,才能化解他们之间的矛盾。

推荐访问:攻坚 心得体会 组培 参加消防培训心得体会总结 消防培训总结与心得 消防干部培训心得体会 培训消防知识心得体会 消防队作战训练心得体会 消防知识培训心得 消防演练培训心得体会 消防训练总结与心得体会 消防知识培训总结心得体会 消防培训的心得和体会


[消防攻坚组培训心得体会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