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秘120网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抗击新冠肺炎感人照片13篇

时间:2022-02-22 19:55:13  来源:网友投稿

抗击新冠肺炎感人照片13篇

抗击新冠肺炎感人照片篇1

与死神赛跑,他们不眠不休坚守一线

发热门诊、定点医院、专科医院,观察区、隔离区、“红区”,这些名词,让普通人望而生畏。但是,武汉市6万名医务人员在繁重工作中坚守岗位,1.5万余名“白衣战士”奋战在抗击疫情的第一线。

武汉市七医院发热门诊负责人说,自1月22日开诊以来,医院开辟了6个诊室24小时接诊,安排9名医生同时为门诊患者服务,每天平均接诊患者在千人左右。

1月8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神经内科护士王源媛,主动请缨成为医院第一批进入发热门诊的医护人员。“我们的动作再麻利一点,就能再多诊治一个病人。”防护服穿脱一次需要近半小时,为了将时间全部用在病人身上,她8个小时不吃不喝,护目镜泛满水珠,手汗湿到皮肤发皱。

随着各地“援军”陆续到来,武汉部分医护人员得以暂下火线轮休。

1月28日,听说女儿奋战一个多月后“安全回来了”,华中科技大学协和医院感染科护士柴应兰的父亲给医院写了一封感谢信:“她们的工作任务重,病房收治危重病人多,她们每天工作时间长!她们的工作环境艰苦危险,……随时都有被感染的风险!……每天如此高强度、高压力的连轴工作!这是她们的常态。但是,她们没有胆怯、退缩,她们没有叫苦、叫累,她们时刻都陪伴在患者身边……哪有什么白衣天使,她们只不过是一群孩子换了一身衣服,学着前辈的样子,治病救人、和死神抢人罢了……”

从四面八方赶来紧急驰援的医护人员,来不及休整,就立刻冲入一线。

1月29日,浙江省桐乡市中医医院重症监护室护士施娟美随浙江医疗队驰援武汉,按照领队宋栩彬的叮嘱,为了不污染防护服,节省时间,护士们一下车,就立刻剪掉长发。

1月29日零点到4点,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血液净化中心护士刘亮协同医生医治4名危重患者。前线医务工作者穿着足足5层厚的衣服,来完成抽血、血气分析、打针等各项护理措施。休息一段时间后,她紧接着上当天16点到20点的排班,“在厚厚的防护服下,一切细小的动作都变得如此困难,4个小时没有停歇,汗水早已经湿透衣服。”

到达武汉市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才几天,江苏援鄂医疗队队长、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ICU副主任孙立群已经嗓音沙哑。连日来,她每天上午和本地医生们一起查房,指导制定治疗方案,下午2点才顾得上吃午饭,饭冷了便用开水泡一泡,对付一下。

危险无处不在。“一个斗士倒下了,我们还有无数的斗士冲锋在前,一如既往地坚守阵地,去迎接未知的挑战!”从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赶来,在武汉金银潭医院重症监护室支援的护士黄艳清,看到一名武汉医生被感染后依然坚强的眼神,在笔记本上写下这句话。

与时间赛跑,与死神赛跑,广大医务工作者以近乎不眠不休的工作热情抗击疫情,救治病患。连日来,武汉越来越多的确诊患者治愈出院。

抗击新冠肺炎感人照片篇2

为了守护患者生命,他们与家人主动隔离

这些“白衣战士”,也是父母的孩子,孩子的父母。时值春节,谁不盼望与家人团圆,共进一顿年夜饭?

“亲人们勿念”“不畏惧不退缩”“我是医生”“我们坚守”……除夕夜,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的医护人员身穿防护服、戴着护目镜,手举这样的纸条,给亲人拜年。

1月31日晚,一张两鬓斑白的医生坐在楼道吃饭的照片出现在朋友圈,令不少网友心疼不已。这位医生名叫朱少华,是江夏区中医医院内科主任。疫情发生后,每天“白+黑”连轴转,经常忙到深夜才回宿舍休息,没有回家吃过一顿饭。31日,家人担心他的身体吃不消,烧了一桌饭菜,煲了汤,再三叮嘱他一定要回家吃顿饭。为了安抚家人,朱少华答应了。为避免交叉感染,朱少华到家后,坚持不肯进门,他让家人拿来一高一矮两把凳子,就坐在楼道里吃起饭来。吃完饭,朱少华没有停留片刻,马上离开了家。

“抗击疫情,保卫这座城市,就是保护自己的家人。”采访中,很多医护人员都这么说。

来自四面八方的援鄂医疗队,放弃本可以与亲人团圆的春节,不远千里来到这里。

43岁的李连香是陕西省人民医院感染控制科副主任,就在几天前,她的父亲刚刚过世,忍着悲痛,她主动报名加入支援湖北的医疗队。李连香说,对于自己的选择,家人虽然担心,却也支持,只是要瞒着年迈的母亲。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治医师卢毅荣有个“贴心小棉袄”,他来武汉支援后,妻子给他发信息:“女儿每晚都哭着要爸爸,不肯睡觉。”一天晚上他终于抽空和女儿视频时,女儿一直哭着说:“爸爸你去哪了?什么时候回来啊?”卢毅荣告诉女儿:“爸爸和很多叔叔阿姨在打怪兽,打完怪兽很快就回来了!”女儿这才放心地去睡觉。他在日记中写道:“是啊,这里有无数的爸爸妈妈在打怪兽,而且,很快就胜利了,真的,很快!”

在武汉,在全国,许许多多“白衣战士”舍小家为大家,直面疫情,英勇奋战。他们决心已定:不获全胜,誓不收兵!

祝最美“白衣战士”们平安凯旋!

抗击新冠肺炎感人照片篇3

“疫情当前,我们党员应当冲在疫情防控第一线,这是我们作为党员的责任和义务。”某镇某某村党员某某说道。

某某,出生于19某年,中共党员,退役军人,某镇某某村某村民。20某年12月入伍,20某年底退伍,201某年7月1日加入中国共产党。之前在部队上他是一名优秀的军人,遇到艰难险阻,主动迎难而上,毫不退缩,受到领导和战士的一致好评。

此次疫情防控战中,某某积极响应村党支部号召,自愿投身到党员服务岗,主动深入疫情防控一线,做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工作。

根据村党支部安排,某某主动申请担任某某村某路口疫情防控检疫点值班长。“我是退伍军人,又是共产党员,在这个特殊时候就应该主动作为,扛起担子!”。他带领其他党员群众搭帐篷、设检疫点,建立全村疫情防控第一道关口;布设告示牌、张贴宣传标语,为群众发放宣传告知书,引导群众科学积极应对疫情,主动防控;带领党员群众清扫道路积雪和村域环境卫生,最大力度保障群众生命安全。

为带头做好表率,某某连续值班多个昼夜。村党支部书记担心他身体吃不消,建议让其他人员代替他轮流值班,让他换岗休息,他却说:“通过这几天的工作,我已经很熟悉检疫流程,经验更为丰富,在这个争分夺秒的非常时期,换掉一个人又需要重新熟悉工作流程,我是军人,身体素质好,还能继续坚持!”

疫情防控工作任务艰巨,每个坚守在一线的共产党员压力很大,但他们不退缩、不畏惧,责无旁贷地扛起了重担。“我在某某村生活十多年了,我热爱家乡的一草一木,我做这些一方面是尽自己的责任和义务,更重要的是真心实意想保护好村民,所以我做再多也不觉得累,心里很踏实。”谈起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决心,某某眼神里透出军人的锐气和党员的自信。

疫情就是命令,党员就是先锋。像某某这样的先进共产党员还有很多,他们奋战在全镇疫情防控一线,亮明身份、挺身而出、稳定民心,成了群众的贴心人和主心骨,充分发扬了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正因为有了他们,全镇疫情防控工作信心百倍!

抗击新冠肺炎感人照片篇4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到最需要的地方去,到最危险的地方去,驰援武汉,一封封“请战书”,一组组“离别行”,让我们目睹了“逆行”最美的身影。

“别急,我们来了!”“你也报名了!”“大家都克服困难,愿意为祖国的召唤去努力工作”“待疫情过去,春暖花开,再定时间举行婚礼”……没有豪情壮语,没有惊天动地,他们用平凡演绎伟大,他们用行动书写担当,他们用大爱感动人间,这就是最美的“逆行”。他们舍小家为大家,只因他们心中都有一个执念,“武汉加油,中国加油,疫情防控阻击战必胜”。

“没有国家就没有老百姓,没有老百姓就有国家。国家的困难也是老百姓的困难,百姓的困难也是国家的困难。”这是成都双流区老大爷把做环卫工5年的积蓄10071元捐给武汉后说的一段话,既质朴又实在。在基层一线,还有很多这样的故事在上演,3名90后退伍军人重新穿上军装自发当起了劝导员,女大学生自发帮助村干部一线值守站岗,菜市场最美的采价员……众志成城、共克时艰,每个逆行者身上散发的一点光芒,汇聚成一束最美的烟花,在天空中绽放的是最美的瞬间。

致敬最美的“逆行”,我们不能“空弹唱”,更不能乐当“键盘侠”。正如中组部部长陈希所强调,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是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大敌,要坚决防止高高在上,浮在表面、空喊口号。致敬最美的“逆行”,我们要自觉行动跟进,多一些家国情怀,少一些个人考量,立足本职岗位,尽一份力、发一分光,写下最硬核的“逆行”。待到春暖花开,一起笑对阳光。

抗击新冠肺炎感人照片篇5

与死神赛跑,他们不眠不休坚守一线

发热门诊、定点医院、专科医院,观察区、隔离区、“红区”,这些名词,让普通人望而生畏。但是,武汉市6万名医务人员在繁重工作中坚守岗位,1.5万余名“白衣战士”奋战在抗击疫情的第一线。

武汉市七医院发热门诊负责人说,自1月22日开诊以来,医院开辟了6个诊室24小时接诊,安排9名医生同时为门诊患者服务,每天平均接诊患者在千人左右。

1月8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神经内科护士王源媛,主动请缨成为医院第一批进入发热门诊的医护人员。“我们的动作再麻利一点,就能再多诊治一个病人。”防护服穿脱一次需要近半小时,为了将时间全部用在病人身上,她8个小时不吃不喝,护目镜泛满水珠,手汗湿到皮肤发皱。

随着各地“援军”陆续到来,武汉部分医护人员得以暂下火线轮休。

1月28日,听说女儿奋战一个多月后“安全回来了”,华中科技大学协和医院感染科护士柴应兰的父亲给医院写了一封感谢信:“她们的工作任务重,病房收治危重病人多,她们每天工作时间长!她们的工作环境艰苦危险,……随时都有被感染的风险!……每天如此高强度、高压力的连轴工作!这是她们的常态。但是,她们没有胆怯、退缩,她们没有叫苦、叫累,她们时刻都陪伴在患者身边……哪有什么白衣天使,她们只不过是一群孩子换了一身衣服,学着前辈的样子,治病救人、和死神抢人罢了……”

从四面八方赶来紧急驰援的医护人员,来不及休整,就立刻冲入一线。

1月29日,浙江省桐乡市中医医院重症监护室护士施娟美随浙江医疗队驰援武汉,按照领队宋栩彬的叮嘱,为了不污染防护服,节省时间,护士们一下车,就立刻剪掉长发。

1月29日零点到4点,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血液净化中心护士刘亮协同医生医治4名危重患者。前线医务工作者穿着足足5层厚的衣服,来完成抽血、血气分析、打针等各项护理措施。休息一段时间后,她紧接着上当天16点到20点的排班,“在厚厚的防护服下,一切细小的动作都变得如此困难,4个小时没有停歇,汗水早已经湿透衣服。”

到达武汉市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才几天,江苏援鄂医疗队队长、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ICU副主任孙立群已经嗓音沙哑。连日来,她每天上午和本地医生们一起查房,指导制定治疗方案,下午2点才顾得上吃午饭,饭冷了便用开水泡一泡,对付一下。

危险无处不在。“一个斗士倒下了,我们还有无数的斗士冲锋在前,一如既往地坚守阵地,去迎接未知的挑战!”从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赶来,在武汉金银潭医院重症监护室支援的护士黄艳清,看到一名武汉医生被感染后依然坚强的眼神,在笔记本上写下这句话。

与时间赛跑,与死神赛跑,广大医务工作者以近乎不眠不休的工作热情抗击疫情,救治病患。连日来,武汉越来越多的确诊患者治愈出院。

抗击新冠肺炎感人照片篇6

华科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医护人员:

必须冲锋在第一线

“姑娘,是你吗?感谢你送我的盒饭!我快康复了,来跟你道别!”那一瞬间,田洁的心里暖暖的。

田洁是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主管护师,是最早奔赴发热门诊的医护人员之一。一天晚饭时间,她注意到,远处一个年轻人推着一位坐着轮椅的老爹爹,两人手中没有吃的。于是她把还来不及吃的盒饭送给了他们:“这是干净的,我们的员工餐。”

没想到年轻小伙感动得连声道谢:“我和父亲感谢你,我们现在正缺吃的。”听到他们诚挚的话语,田洁之前所有的疲惫,在那一刻化为乌有。没想到,几天后,这位老人又通过防护服上的名字认出了正在为病人输液的田洁。

1月25日,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接到通知,需改建为新冠肺炎患者定点接收医院。医院25日连夜开始进行病人转运清空病区工作,26日开始通宵施工改建,27日晚上6点开始接收病人,28日成立临时党支部。“现在我们一线工作的医务人员里面90%都是党员,还有许多入党积极分子。作为共产党员,必须冲锋在第一线。”临时党支部书记祝文涛说。

赵利波医生年前值完普通病房的最后一个夜班后,和同为医生的妻子把刚6个月的孩子送回老家照顾,连夜返回武汉,2月1日来到病房。为了节约防护服,他每次都穿着一次性纸尿裤,尽可能延长工作时间。他的妻子也是一名党员,虽然还在哺乳期,也第一时间报名,时刻准备上抗疫的最前线。

成为定点医院后,中法新城院区开通3个病区,接收的病人80%都是急危重症病人。截至2月5日,中法新城院区已收治700多例急危重症患者。2月5日,院区再扩充建设550张床位,目前开始了紧锣密鼓的改建,预计4天后开始收治重症病人。

抗击新冠肺炎感人照片篇7

“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都同你们站在一起,都是你们的坚强后盾。”危难时刻,总书记温暖人心的话语,坚定着人们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信心和决心。

当前疫情形势十分严峻,面对疫情爬坡期,效率就是生命。广大党员干部上“战场”抗疫,要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扎实工作,有所为、有所担就是抗疫最佳“装备”。在这场非凡斗争中,党员干部要切实发挥好先锋模范作用,扛起抗疫的“担子”,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经受住考验,锻造成为“精兵劲旅”,做好人民群众最坚强的后盾,让人民安心,让国家放心!

担当不缺席,全力以赴干实事,抗疫显成效。 大事难事看担当,越是在这种重要关头,越能考验干部、锻炼干部,党员干部要把群众安危真真正正放在心上,把防控举措扎扎实实落到实处。一是要坚守各自岗位,积极主动履职,防疫一线的党员干部要实时监测关注疫情动态,要严密排查不放过任何一个隐藏“危险”,要抓好预警提高人民群众防范意识,严防死守、尽职尽责。二是迅速行动打主动仗,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和高昂的工作斗志,重要岗位的党员干部要拿出“我能上,让我上”的积极性,“逆行”并不“危险”,“逆行”背后是人民群众的鼓励与支持,更是每一个共产党人职责和使命的“召唤”。践行初心使命就是要用真刀真枪干实事,以党员干部的实际行动和担当让党旗在防控一线高高飘扬。

责任不缺位,走在前列敢作为,打赢阻击战。 要事急事看作为,在国家需要、人民需要的情况下,党员干部绝对不能“掉链子”,要以高度负责任的态度去打赢这场“硬仗”。党员干部要发扬“万众一心加油干,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工作作风,带头“出征”不畏难,敢于作为敢于担责,层层压实工作责任!毫无疑问,在这种困难时期,我们不愿意看到“那我不知道,我搞不清楚”式的“一问三不知”干部,这样的党员干部是不作为、懒作为的“反面教材”,给在关键时刻“游离漂浮”的党员干部敲响了警钟。在其位谋其政,任其职尽其责,在主要岗位就要考虑自身岗位应做的事,担负起自身职位应承担的责任,所有关乎于人民群众安危的事情都不得马虎,履职尽责是对党员干部最基本的要求。

信心不缺失,勇立潮头御风行,迎接新曙光。 坚定信心,勇往直前,科学施策,迎接曙光,党员干部要带头树立起必胜的信心和决心,众志成城、共克时艰是我们唯一的选择。就当前情况来看,我们完全有信心、有能力控制疫情“蔓延”,在最全面、最严格的防控手段下,阻击战迎来一个又一个阶段性胜利。严峻的防疫战场正如一个大考场,需要全体党员干部沉着应对,拿出“一百分”的勇气去“答题”,这次的“难题”不容“跳过”,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舟共济必能通过“考验”!要动员人民群众的力量,党员干部的好面貌和好作风就是最好的“倡议书”,党员干部“形象佳”,人民群众才能“一呼百应”。人民群众的信任和安心就是“抗疫”成功最充足的“弹药”,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放心就是迎接曙光最坚实的动力源泉。

锻造“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有为“精兵劲旅”,“大战”当头,党员干部要切实拿出行动来,担起应该担负的责任,用行动筑起一道道坚固防线,做人民群众最坚强的后盾!

抗击新冠肺炎感人照片篇8

华科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医护人员:

必须冲锋在第一线

“姑娘,是你吗?感谢你送我的盒饭!我快康复了,来跟你道别!”那一瞬间,田洁的心里暖暖的。

田洁是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主管护师,是最早奔赴发热门诊的医护人员之一。一天晚饭时间,她注意到,远处一个年轻人推着一位坐着轮椅的老爹爹,两人手中没有吃的。于是她把还来不及吃的盒饭送给了他们:“这是干净的,我们的员工餐。”

没想到年轻小伙感动得连声道谢:“我和父亲感谢你,我们现在正缺吃的。”听到他们诚挚的话语,田洁之前所有的疲惫,在那一刻化为乌有。没想到,几天后,这位老人又通过防护服上的名字认出了正在为病人输液的田洁。

1月25日,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接到通知,需改建为新冠肺炎患者定点接收医院。医院25日连夜开始进行病人转运清空病区工作,26日开始通宵施工改建,27日晚上6点开始接收病人,28日成立临时党支部。“现在我们一线工作的医务人员里面90%都是党员,还有许多入党积极分子。作为共产党员,必须冲锋在第一线。”临时党支部书记祝文涛说。

赵利波医生年前值完普通病房的最后一个夜班后,和同为医生的妻子把刚6个月的孩子送回老家照顾,连夜返回武汉,2月1日来到病房。为了节约防护服,他每次都穿着一次性纸尿裤,尽可能延长工作时间。他的妻子也是一名党员,虽然还在哺乳期,也第一时间报名,时刻准备上抗疫的最前线。

成为定点医院后,中法新城院区开通3个病区,接收的病人80%都是急危重症病人。截至2月5日,中法新城院区已收治700多例急危重症患者。2月5日,院区再扩充建设550张床位,目前开始了紧锣密鼓的改建,预计4天后开始收治重症病人。

抗击新冠肺炎感人照片篇9

沈广涛,男,1976年1月出生,中共预备党员,现任中华志愿者协会副秘书长、黑龙江省代表处主任、中华志愿者杂志社黑龙江省联络处社长、哈尔滨陆军预备役防化团政治处副主任、呼兰区青年联合会常委、副主席。

2020年1月,庚子年伊始,正当全国人民张灯结彩、辞旧迎新的时候,一种新型病毒从武汉爆发,一路蔓延到全国。工厂停工、商铺停业、居民区封闭,一时间,口罩、酒精、消毒液等防护和消杀用品成了最紧俏的“年货”,价格飞涨,“一罩难求”。正月初五的晚上,一条接龙信息在志愿者圈被不断的转发,是他,在别人围坐在电视机前看晚会合家欢乐之时,与省委宣传部共同发起“抗击疫情 志愿同行”主题志愿活动,联合社会组织、爱心人士、青联委员为坚守在一线的工作人员筹集防疫物资。国难当头,危急时刻,志愿者、青年企业家、爱心人士纷纷慷慨解囊,6个小时,筹集口罩6万余只,酒精、消毒液等2000余斤。20万余元款项有了,可是,多数工厂尚未复工、具备资质的厂家都在南方、政府订单优先等等因素都使口罩的北归之路异常艰难,一夜之间,沈广涛急得满嘴大泡。好在皇天不负有心人,在志愿者们的共同努力下,6万支口罩陆续运抵哈尔滨。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人员聚集就增加了互相传染的风险,为了更多人的安全,口罩分装、清点、打包这些本应该十几个人共同完成的工作,沈广涛自己全部承担了下来,两整天在办公室都是他一个人孤单忙碌的身影,闲下来时他还不忘苦中作乐,自嘲地说,以后又可以接个工作——快递打包!听者心酸,他却乐在其中。接下来的又一个难题是如何送到一线去,对冠状病毒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接触、飞沫是主要传染途径,大家劝他别去送了,让各单位安排人员来取吧。这个建议当即被他否定了,他说:“一线的同志已经很辛苦了,他们为我们守住病毒传播的第一道大门,给他们送点防护用品又算得了什么呢?!”。尽管有多名志愿者报名参与,但考虑再三,沈广涛只允许两人与他同行,在他心里,每个人都有家,不能让他们的家人担心,志愿者们的健康安全也是最重要的,不能让任何人冒风险!当我们宅在家中抱怨无聊的时候,他却奔走于机场、高速关卡、火车站,社区、乡村等人员最密集最危险的地方,将一包包口罩、一桶桶酒精、一箱箱消毒液交到一线工作人员手中,当我们看电视、吃水果的时候,他的午餐和晚餐只是一桶方便面。在得知我们的志愿者参加了青年志愿者突击队上街执勤,更有请缨驰援湖北的医生,他自费购买了测温仪、防护服、护目镜、酒精棉片等防护用品,驱车送到他们手中。他说,他们“不计小家得失,义无反顾守护大家”,是冲锋陷阵无畏的战士,我们必须为他们做好后勤保障!这些冲在一线逆行者是在用生命守护我们祖国和人民安全,我们能为他们做哪些保障?为此沈广涛积极联系华夏保险公司为全省各战线的一线工作人员免费申请了10万份防疫险,单笔保额20万元,总额高达200亿元。他欣慰的笑了!疫情严重,他不怕吗?说不怕是假的,他也有家人有孩子,也是血肉之躯。但人的一生可以轻于鸿毛,也可以重于泰山,既然选择了志愿之路,就要义无反顾地走下去。从火车站回来的路上,沈广涛说:“我们戴一会儿口罩,都会觉得呼吸困难,那些工作人员却要长时间穿着防护衣,全副武装,不敢多喝水也不能休息,当负责人接过口罩握着我的手连声说谢谢的时候,其实说感谢的应该是我们,我觉得这么做人生才有意义,才是值得的,将来才值得我们去回忆。

是啊,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为我们负重前行。志愿者是精神文明的引领者,志愿行为更是这个社会向上向善的充分体现。这个时代需要志愿者,更需要无私无畏、甘于奉献的带头人,心系社会、情系群众,初心不改!

抗击新冠肺炎感人照片篇10

从前,门庭若市,一出门便会碰着摩肩接踵的场面,参入敲锣打鼓的队伍里。如今,因为疫情,路上竟然不见一车,空荡荡的街道不禁让人打起一个个寒颤。

湖北疫情爆发后,便迅速蔓延至全国各地。如今,浙江,成为了第二个重灾区。

遵听终南山院士的话:“春暖花开再动一动。”每天,我都会趴在窗子上,看向窗外——北风“呼呼”吹过,树叶没有一点翠色欲滴的样儿,花儿也不知在为谁低头哈腰。有时,火红的太阳便会当空照,使世界看起来充满活力些。

收听新闻是我每天的任务。我常常安适地坐在床上,打开手机,刷着有关疫情的新闻。或是打开电视,和家人共同收听各地疫情情况等。看着白衣天使们辛勤地付出,流下一滴又一滴汗水。我不禁紧皱眉头,抿住双唇,想要跳到他们跟前,拿出手帕,为一位位医护人员逝去他们额上那一粒粒晶莹的泪珠。但是,他们哪有时间?就连一口饱饭也吃不了。

其实,家,是温暖的港湾。被疫情袭击后,人们每日待在家中,除了医生与患者,每一个人都与亲人相处在一起。我们与家人一起喝着清新的茶水,吃着柔软的米饭,下一顿顿象棋,猜一次次谜底,每个未患病的家庭中,都充满了小脾气与次次欢笑,充满了过期零食与飘香的饭菜。

但同时,我也想到,那些患者的家庭却沉浸在痛苦与悲凉中。疫情如同一片广阔无垠的海,将他们隔离在海峡两岸;疫情如同一座险而高的山峰,将一个家庭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在山头,另一部分却在山脚下;疫情如同一扇没有钥匙的门,将一个家庭隔离在门两侧。

这个假期,一个特别的春节。一日复一日,疫情并未好转,确诊病例愈增愈多,却也让我逐渐明白了一些事——生命是无价之宝,亲情是上帝赐予的珍贵礼物。

抗击新冠肺炎感人照片篇11

昨日,昆明市延安医院、昆明市儿童医院、昆明市妇幼保健院、云南昆钢医院(昆明市第四人民医院)4家医院举行援助湖北医疗队出征仪式,共有40余名医护人员将赴湖北咸宁进行支援。

昆明市延安医院有5名医生、7名护士,共12人参加援鄂抗疫医疗队。其中7人是共产党员,3人是高级职称专家,学历方面,5人是博士、硕士学历。涵盖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重症医学科、心血管专科、感染性疾病科。心内科副主任医师、心内科党支部书记周旭是此次昆明市延安医院出征医疗队的队长,也是医院第一个提交请战书的人。“我参加过2003年非典医疗队,积累了相对完整的呼吸道传染病防控经验。这次疫情有部分确诊患者有心血管疾病,我去到当地能更好地为这部分患者提供诊疗服务。”周旭说。

“昆明加油,武汉加油,中国加油!”昆明市儿童医院援助湖北医疗队启程仪式上,12名队员喊出口号。担任医疗队医师组组长的高瑾说:“我们将在湖北疫情一线,发挥自己的专业医疗特长,全力抗击疫情。”1月29日,昆明市儿童医院经过认真筛选,从几百名自愿报名医护人员中精挑细选出17名医护人员,组成援助湖北医疗队,并对17名队员进行疫情防控方面的专业培训。最终,确定了12名医护人员援鄂名单,其中有4名呼吸科、感染科主任或副主任医师,还有8名护士。

“爸爸加油,注意安全。”一句简单的话语、一个深情的拥抱,是孩子送给张广斌的离别祝福。2月12日,昆明市妇幼保健院妇一科副主任医师张广斌将和9名同事赴湖北进行医疗援助。在出征仪式上,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李震介绍,疫情当前,院里的医务人员和护理人员纷纷主动请战支援湖北。最终经过遴选,在符合条件的200多名护理人员和100多名医务人员中,挑选了2名医生和8名护士。

2月11日晚7点,安宁市医共体举行援助湖北医疗队出征仪式。来自云南昆钢医院(昆明市第四人民医院)的10名医护人员将作为医共体派出的首批医疗队驰援湖北咸宁。这支医疗队包括2名医生、8名护理人员,其中党员2人,队员们分别来自重症医学科、呼吸内科、感染性疾病科、肾内科等科室。同时,安宁市医共体紧急召开会议,医共体内的云南昆钢医院、安宁市人民医院、安宁市中医医院通力协作组建队伍并筹集物资。

抗击新冠肺炎感人照片篇12

排查摸底、上门登记、测量体温……39岁的__是__市庐江县鲍井社区信息员,疫情面前,预备党员不“预备”,每天她都开启“白加黑”加班模式,在社区群众中留下奋勇逆行的背影。

解除“警报”,一场虚惊烟消云散

1月24日上午,有居民打电话向社区提供了一个线索,说是有人从__回来,具体情况不明。尽管线索不够精确,但是在疫情防控的紧要关头,任何线索都不能轻易放过。__向社区党委书记马祖书主动请缨:“书记,这个小区的情况我熟悉,让我去!”大家提醒她注意安全,她开玩笑地宽慰大家道:“没事的,这病毒遇到我会绕着走的。”话虽然这样说,__还是带好口罩、做好防护,又帮助与她同行的洪朝阳整理整理口罩,赶紧上门核实。

来到该住户门口,__敲了好一会门,户主才应了声。开始,户主不理解社区派人上门核实的动机,很是生气:“我没有病,有病的是你们。再说我有病,管你们什么事,真是多管闲事。赶快走,别影响我家过年。”户主不开门,平时遇到困难不退缩的__,犟脾气上来了,她决定留下来,一定要做通户主的工作。户主见__没有要走的意思,留下一句“有本事,你就慢慢等,等到天黑我也不给你们开门。大年三十的,真是晦气。”

不知过了多久,户主也许从猫眼里发现__还没有离开,于心不忍地隔门问:“你这么死心眼,不开门、不睬你,你就走呗。真不知道,你图的是什么?”__见户主主动搭话,喜出望外:“我不图什么,只想知道你是不是从__回来的。如果你是从__回来的,就请告诉我。我会向社区汇报,联系卫生站帮助你测量体温,时刻关注你的身体健康。再说,你不为自己着想,也要为家人特别是孩子着想啊!”正是__的诚心,打动了户主。觉得不好意思的户主打开了门,拿出车票一看,原来户主是从江西南昌回来,并没有__中转史,也没有__旅行史、居住史。__一颗悬着的心,这才落了下来。

以车找人,甘做暖心服务员

在摸排外省特别是__省、__市返乡人员时,__和同事们找出了一个以车找人的便利途径,她们在辖区内到处寻找外地牌照的车辆,再上报给镇疫情防控指挥部,查找车主信息。收到车主信息的反馈后,__就会根据信息上门宣传、摸排。

1月27日,做事细致的她摸排到庐巢路一幼儿园门口停放牌照为鄂L11S--的车辆有“重大嫌疑”,她立刻调阅社区档案排查,却发现没有该户信息。于是,她第一时间上报镇防疫指挥部,镇里反馈该车主信息后,她拨通该户电话,但是该户一直不接听电话。__赶紧汇报,联系了派出所。在派出所同志的协助下,获悉这位__车主陈某两个月前在庐江经营饭店,曾于1月23日去__,1月24日返回庐江。从清晨忙到夜里十点半,虽然长时间连轴转,但是__顾不上休息,立即将情况反馈到镇防疫指挥部。

为了社区的疫情防控,她主动联系陈某加上微信,提醒他居家医学观察14天,并主动提出帮助陈某购买生活用品并送上门,解决他居家观察期间的生活问题。

细心排查,不放过一条线索

工作细心,性格坚韧,遇到困难不轻易放弃,是__的做事标签。__深知,在疫情防控的紧要关头,任何马虎大意可能会造成严重的后果。于是,__比以前更加细心,更加专注,遇到线索,不查得水落石出,绝不轻易收手。

1月30日,经排查发现,鲍井新村一户有从__回来的大学生,是1月18号从__回来的。由于该家长惧怕卫生站上门量体温、隔离,对孩子心理上有影响,不愿意透露个人信息。一次次吃闭门羹,一次次咬牙坚持。__多次上门做工作,推心置腹地与其父母交流:“孩子从__回来,没有被感染,这是我们大家最乐意看到的。但是你想一想,孩子自身没问题,他的行李上、衣服上,有可能携带病毒。如果在出行的时候,别人碰到了,受感染了,那不是很无辜、很痛心。我们都是做父母的,将心比心,别人的孩子受感染了,大人不也是很难受吗?再说,你告诉我出行轨迹,就能帮助别人提前预防,防止扩散蔓延,不也是做了一件大好事吗?”其父母深受感动,终于同意上报孩子个人出行路线信息。

2月2日晚,社区工作人员下班后,镇防疫指挥部从大数据上了解信息后下达几户从__回来的人员名单,__接到信息后,考虑到近期工作强度大,便没有惊动其他工作人员,自己一个人到社区逐个排查。等她把情况全部摸清,并将这些信息反馈到镇防疫指挥部,已经是晚上十点多了。

这段时间以来,她已记不清自己跑了多少人家、打了多少电话、传递多少信息、为居民志愿服务多少回……每一天,从清晨到深夜,常达十几个小时的高强度工作下来,颈部、腿脚、腰部时常涨酸难忍。家中女儿时常想念妈妈,丈夫心疼她,“不理解”、甚至“埋怨”她:“你这么拼命这么认真,万一被感染划不来!”对此,她总是微笑着说:“我是一名预备党员,此刻,正是组织考验我的时候,我怎么能退缩!”

在这场淬炼党性的“熔炉”中,像__这样的巾帼英雄撑起了“战疫”的半边天,难怪鲍井社区居民点赞:“看到__,我们就不慌了!”

抗击新冠肺炎感人照片篇13

重症监护室新婚护士黄艳清:

缺医护人员 我义不容辞

“当我说要报名去参加援助武汉的医疗队时,他不太相信。”黄艳清回忆,丈夫看到了她的决心,没有多劝,支持她的决定,虽然眼神里流露出许多不舍。

黄艳清是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血液净化中心主管护师,目前在武汉市金银潭医院重症监护室支援,护理着30多名确诊患者,其中绝大多数病情较重。

“我瞒着公公婆婆,说自己科室紧急加班,赶紧收拾行李就出发了。”黄艳清说,“后来婆婆知道我去武汉了,一直在担心我的安全。”

出征时,黄艳清结婚才20多天。她和丈夫本来打算春节期间休婚假,去云南度蜜月。“旅游的路线,我和老公计划了好久,只能以后再去。现在来了武汉,我们通过微信视频缓解思念。”黄艳清说。

疫情发生后,急缺医护人员。我本来就是学医的,去武汉支援是我义不容辞的职责。”当朋友问她为什么新婚后就来武汉时,她如此回答。

黄艳清每天在重症监护室里事无巨细地照顾患者:为患者翻身,戴着3层手套给患者打针采血,为病房打扫消毒……黄艳清与很多来支援的护士姐妹一样,在家里有亲人的宠爱照顾,但在武汉,她变成了英勇的战士。

“把整套防护装备穿戴好那一刻,感觉喘不过气,需要使劲呼吸。”不久前,黄艳清收到了一批黄色防护服。她穿上后去病房,坚持了20分钟,实在受不了。在走廊上调整了10分钟,她咬牙回到病房,一直坚持到下班。

每天面对那么多确诊患者,难道不害怕吗?

黄艳清在日记里写道:当我亲眼看到一名医生不慎被感染住进了金银潭医院5楼监护室时,我还是忍不住心疼。但我看到他毫不畏惧的眼神,心里的敬仰之情油然而生。我们还有无数斗士冲锋在前,一如既往地坚守阵地。

推荐访问:抗击 肺炎 感人 抗击新冠肺炎图片素材 抗击新冠肺炎事迹 抗新冠肺炎图片 抗击新冠肺炎先进个人推荐 抗击新冠肺炎全国表彰大会观后感 关于抗击新冠肺炎经典留言 抗击新冠肺炎先进事迹 抗击新冠肺炎的图片 新冠肺炎感人图片 抗击新冠肺炎图


[抗击新冠肺炎感人照片13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