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秘120网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2023社情民情范例(8篇)

时间:2023-05-05 14:15:03  来源:网友投稿

篇一:社情民情范例

  

  政协的社情民情收集案例

  政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安排之一,其作为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机构,其职责之一就是收集社情民情,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下面是几个政协的社情民情收集案例。

  一、2020年湖南省政协调研乡村振兴工作

  湖南省政协组织委员走访了多个乡村,调查了农村人民的生产生活状况和乡村振兴工作情况。他们发现,一些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农民收入低,农村医疗水平较低等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影响了农民的生活水平。政协委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包括制定更加精准的扶贫政策、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等。

  二、2019年山东省政协调研医疗卫生改革

  山东省政协组织委员调研了全省医疗卫生改革情况,发现医疗服务质量不高,医患关系紧张等问题。政协委员提出了建议,包括完善医疗保险制度、加强医生培训和管理等。

  三、2018年江苏省政协调研教育发展

  江苏省政协组织委员调研全省教育发展情况,发现教育资源不均衡,师资力量不足等问题。政协委员提出了一系列建议,包括加大对农村地区教育的投入、改善师资待遇等。

  以上案例说明政协在收集社情民情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政府决策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政协委员也应当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积极收集、反映社情民情,为改善人民的生产生活状况作出更多的贡献。

  -1-

  -2-

篇二:社情民情范例

  

  政协反映社情民情范例

  政协是我国的重要政治组织,代表着各个社会阶层的利益和意见,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意见,同时也是反映社情民情的一个重要渠道。政协委员们通过调研、走访、听取群众意见等方式,为政府了解社情民情提供了重要的建议和意见。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介绍一些政协反映社情民情的范例,以期为更好地反映社情民情提供参考。

  一、关注民生问题

  政协委员们一直关注着各种民生问题,积极为改善民生献计献策。例如,2019年上海市政协委员龚家驹提出了“加快推进上海市老年人健康照护服务体系建设”的建议。他认为,随着我国老龄化的加剧,老年人健康照护服务需求日益增长。而目前上海市老年人健康照护服务体系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服务内容不够丰富、服务质量不够高、服务覆盖面不够广等。因此,他建议加快推进老年人健康照护服务体系建设,提高服务质量和覆盖面,满足老年人的多样化需求。

  二、关注教育问题

  教育是国家发展的重要基石,政协委员们也非常关注教育问题,为提高我国教育质量献言献策。例如,2019年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人大代表李静提出了“加强中小学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道德教育”建议。她认为,当前我国中小学教育中存在道德教育不够全面、不够深入等问题,需要加强道德教育的力度和深度。她建议,应该加强师资力量建设,提高教师的道德素质和道德教育水平,加强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和推进道德教育的氛围。

  -1-

  三、关注环保问题

  环保是当前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政协委员们也非常关注环保问题,为保护环境献言献策。例如,2019年全国政协委员、浙江省政协委员张燕提出了“加强城市垃圾分类工作”建议。她认为,当前城市垃圾处理存在一些问题,如垃圾分类不够彻底、垃圾处理设施不够完善等。她建议,应该加强垃圾分类教育宣传,推广先进的垃圾分类处理技术,加强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提高城市垃圾处理的效率和质量。

  四、关注社会治安问题

  社会治安是人民群众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政协委员们也非常关注社会治安问题,为维护社会治安献言献策。例如,2019年全国政协委员、江苏省政协委员顾安琪提出了“加强公共场所安全管理”建议。她认为,当前公共场所安全管理存在一些问题,如安保设施不够完善、安保人员素质不够高等。她建议,应该加强公共场所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规制定和执行,提高安保设施和安保人员的素质,加强公众安全意识的培养和宣传。

  总之,政协反映社情民情是非常重要的工作,政协委员们通过各种方式为政府了解社情民情提供了重要的信息和建议。希望政协委员们继续关注各种社情民情问题,为国家的发展和人民的福祉做出更大的贡献。

  -2-

篇三:社情民情范例

  

  疫情社情民情收集案例|社情民情有哪些

  疫情社情民情收集案例

  政协社情民意信息工作会议讲话

  社情民意信息工作是政协的一项重要的经常性工作。收集和反映社情民意信息是我们政协委员和政协工作者的共同责任和义务。下面是学习啦给大家整理的政协社情民意信息工作会议讲话,仅供参考。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20**年度区政协社情民意信息工作会议。主要目的是:在总结去年以来我区社情民意信息工作的基础上,聘请一批社情民意特邀信息员,进一步充实扩大信息员骨干队伍,并就社情民意信息工作进行一次集中培训,从而推动我区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再上新台阶。刚才,丁文俊等27名同志被聘请为我区社情民意特邀信息员,并颁发了聘书。借此机会,我代表区政协对各位特邀信息员表示祝贺和感谢!特邀信息员队伍是我区社情民意信息网络中的一支重要且关键的力量。区政协对这次聘任特邀信息员工作高度重视。此前,相关专委会做了大量准备工作,在全区政协委员及重要部门中广泛筛选,对文字表达能力、政治文化素质进行了认真把关,通过多方面考察,经主席会议研究,才最终确定了我们在座的27名同志为我区社情民意特邀信息员,可以说是优中选优,精中选精。我相信,你们的加入,将为我区政协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更为进一步提升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保障。

  社情民意信息工作是政协的一项重要的经常性工作。收集和反映社情民意信息是我们政协委员和政协工作者的共同责任和义务。所以,我们政协各委办主任、各镇街政协工委负责人、各界别召集人以及我们政协机关的全体工作人员都参加了今天的会议。马上,市政协领导和专家还要为我们就社情民意信息工作作专题辅导,机会难得,希望大家用心听、认真记,并在今后工作中学以致用,不断提高我们收集和反映社情民意信息的能力和水平。下面,我就进一步做好今年社情民意信息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提高认识,增强做好反映社情民意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当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阶段,转型升级成为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紧迫任务。在深化改革和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利益格局和思想观念等方面都在发生深刻变化,一些与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热点难点问题,更容易引起人们的思想困惑和情绪波动,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各种问题可能接踵而来。在新形势下,各级党政部门都希望更多地了解民情民意,以便于更全面地掌握社会实际情况和问题,更充分地了解群众的愿望和要求,从而及时有效地作出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政协社情民意信息是我国协商民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其它信息渠道无法替代的优势和功能,可以充分反映不同界别、不同阶层、不同群体的愿望和要求,包括少数特殊群体的不同意见和诉求。可以说,政协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是一项政治性、政策性很强的工作,同时又是一项紧扣时代脉搏、富有挑战性的工作,责任大、任务重、要求高。这项工作做好了,又是一项十分有意义的工作。因此,希望大家发挥自身优势,坚持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求、我有所为,切实增强做好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想党政部门之所想、急党政部门之所急,切实为打造三张名片、建设五个海陵,争创转型升级先行区贡献力量。

  二、注重质量,树立反映社情民意信息“精品”战略的思想

  质量是社情民意信息工作的生命。政协反映社情民意工作要取得实效,发挥应有作用,必须切实提高信息质量,体现政协的特点、特色。高质量的信息应具备针对性、时效性和可操作性。这就要求我们在收集和反映社情民意信息的时候,努力做到“四有”:一要言之有据。要凭事实和数字来说话,在报送每一条社情民意信息时,都要坚持实事求是,做到有喜报喜、有忧报忧,不夸大、不缩小,不捕风捉影、不道听途说,确保向党政部门反映最真实、最客观、最实在、最有根据从而真正有价值的信息。二要言之有物。社情民意信息要围绕党委政府的工作中心和奋斗目标,提出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意见和建议,真正做到自觉与区委、区政府目标上同向、工作上合拍、行动上一致,做到“帮得上忙、管得上用”。三要言之有益。要善于由小见大,将有限区域、有限空间发生的现象、问题放到全区、全市乃至全国范围内去思考和借鉴,分析其普遍意义,尽可能提出科学、合理的可行性方案,更好地为党政部门科学、民主决策服务。四要言之有时。反映社情民意信息还要讲求时效性。人民政协信息网络健全,上下通达,要发挥社情民意“直通车”渠道畅通的优势,以较强的时间观念和效率意识采编和报送信息,快捷及时地反映群众的呼声,使领导和决策部门能够在不足。一是个别单位对政协宣传信息工作重视不够,工作发展不平衡。有的单位认为宣传是宣传部门和媒体的事,不主动与宣传部门和媒体沟通,有的县市政协全年没有向省政协网站、省政协手机报和州政协网站报送过一篇稿件,更谈不上在全国政协、省政协报刊杂志上发表文章。有的单位不了解社情民意信息,认为政协已经有足够多的履职途径,不需要反映社情民意信息。有的对社情民意信息工作有畏难情绪,怕给党政领导“捅娄子”、“找麻烦”,存在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想法,缺乏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的认为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在本级开展得好就行了,没有意识到向上级政协报送信息的重要性。这些错误的思想导致了宣传信息工作难以开展,有的单位宣传信息工作还没有真正开展起来。二是宣传信息质量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规定性、程序性的报道多,有深度、系统性的报道少。政协大会宣传报道多,日常新闻报道少。政协领导活动报道多,政协委员履职活动报道少。有的社情民意信息对党政关注的重点问题、社会反映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把握不够准,导致信息质量不高,分量不足。有的社情民意信息只提一般的问题,缺乏深层次思考,政协特色不够鲜明,可操作性不强,难以引起党政领导重视。有的仅仅将本县市的提案原封不动地报送,难以采用。三是委员参与的积极性不够高,参与面不广。在近400名州政协委员中,反映过社情民意信息的委员不到30人,致使政协的信息源比较匮乏,这已成为制约社情民意信息工作的突出问题。

  对于这些问题,我们要深入分析,认真研究,切实解决,力争使全州政协宣传和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有新的突破、新的发展。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进一步提高认识,切实增强做好政协宣传和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政协新闻宣传工作是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协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是党和国家舆情汇集和分析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中共湖北省委《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人民政协工作的决定》及中共恩施州委的实施意见都对做好新形势下人民政协宣传和反映社情民意信息提出了明确要求。同时,宣传和信息工作也是人民政协的重要经常性工作,是全省政协系统唯一进行量化通报的两项工作,我们要从全局、战略的高度,深刻认识这两项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进一步增强工作责任感、使命感和自觉性、主动性。

  (一)进一步认识政协宣传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加强政协新闻宣传工作,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的必然要求。加强政协宣传工作,有利于全面理解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内涵和本质要求,更加自觉地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最大限度地发挥我国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特点和优势;有利于全面理解协商民主这种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充分认识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作用,更加有力地推进我州人民政协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

  2、加强政协新闻宣传工作,是凝聚各方力量、加快我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加强政协宣传工作,有利于充分发挥政协智力密集、人才荟萃和代表性强、联系面广的优势,把不同党派、不同民族、不同界别、不同信仰、不同阶层的人们团结起来、凝聚起来,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活力,形成推动恩施又好又快发展的强大合力。

  3、加强政协新闻宣传工作,是扩大政协社会影响、营造有利于全州人民政协事业发展良好氛围的有效途径。加强政协宣传工作,广泛深入宣传政协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履行职能的各项工作和成效,充分展示广大政协委员认真履职、贡献智慧和力量的生动事例和精神风貌,有利于全社会更加了解政协、关心政协、支持政协,形成有利于全州人民政协事业发展的良好氛围。

  (二)进一步认识政协反映社情民意信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加强和改进政协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是促进党政科学民主决策的重要形式。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是政协各参加单位、各专门委员会、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和工商联成员及无党派人士,围绕国家大政方针,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问题,以及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通过政协机关内部刊物和其他形式,向党委、政府以及党政有关部门反映重要情况,提出意见和建议。人民政协具有最广泛的代表性和巨大的包容性,是社会舆情信息的富矿区和集散地,通过开展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可以把大量分散于各界别、各阶层、各群体的意见,系统、综合、直接地反映给党政领导机关,从而为调节利益分配、化解利益冲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科学制定符合人民愿望的方针政策,提供广泛的决策信息和智力支持。当前,恩施正处在建设全国先进自治州、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在这样的形势下,党委、政府及其部门更是迫切地想了解更多社情民意,更全面地掌握社会实际情况和问题,及时有效地科学决策。州委王海涛书记20**年7月调研州政协工作时提出党委政府要听得到话、听得起话、听得进话,我们要切实增强责任感,真正认识到反映社情民意信息是帮忙、绝不是添乱,是尽责、绝不是“找茬”,通过反映社情民意,在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之间架起联系沟通的桥梁,使下情及时上达,让党委政府在可以广求善策,广集群言,广凝民志,谋发展之计,建发展之言,献发展之策,最大限度地集中全体社会成员的智慧和力量,使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

  二、进一步强化措施,努力推动全州政协宣传和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再上新台阶

  当前,全州面临着建设全国先进自治州、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机遇,这为我们做好政协宣传和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推进全州政协事业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我们要牢牢抓住重大历史机遇,不断提升政协宣传信息工作水平,努力推动全州政协宣传信息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把握方向。政协宣传和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正确的导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为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服务。

  (二)突出重点。在新闻宣传工作方面,要充分体现人民政协统一战线特色、民主协商特色、人才荟萃特色和界别特色,大力宣传人民政协的性质、地位和作用,宣传人民政协的重要理论观点和基本知识,宣传围绕团结民主主题开展政协工作的情况。大力宣传党委政府把政治协商纳入决策程序、完善民主监督机制、实行科学民主决策的情况,宣传政协组织围绕中心召开政协例会、调研、视察、提案、反映社情民意信息等经常性活动,宣传履行职能的新思想、新举措和取得的新成绩、新经验,宣传各民主党派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在政协各级组织中相互尊重、求同存异、共商国是的生动实践。大力宣传政协委员立足岗位、关注社会、情系民生、促进发展、积极参政议政的先进事迹。在反映社情民意信息方面,要充分发挥政协联系面广、代表性强,人才荟萃、智力密集,视角独特、位置超脱的优势,着眼于事关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摒弃部门利益的局限,努力为党委政府提供有深度、有见解的参考信息;着眼于社会和谐稳定,注重反映带有苗头性、倾向性的问题,协助党委政府及早发现、有效化解不和谐因素,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着眼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反映一般渠道不易掌握的社会情况和群众意见,高度关注、积极呼吁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

  (三)加强谋划。在新闻宣传方面,一是加强对程序化报道的谋划,积极宣传政协的各项履职经常性工作,做到会前与会后、会内与会外相结合,充分展现政协形象。二是加强对深度报道的谋划,组织策划一些可读性强、吸引力大、影响力广、生动活泼的深度报道,更好地展示政协的重要作用。在反映社情民意信息方面,要准确把握党委政府工作全局以及社会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围绕领导需要了解和需要领导了解的问题及时谋划、组织、报送社情民意信息,提高信息的时效性、针对性和可用性。

  (四)打造平台。在新闻宣传方面,一是充分发挥恩施日报、恩施晚报,恩施电视台等州内新闻媒体的主体作用,扎实做好在州内主流媒体上的宣传。二是充分发挥各自网站网页的“阵地”作用,及时做好内容更新、信息上传、网页维护等日常性工作,确保新闻宣传的时效性。三是加强与中央、省级等上级媒体的联系,及时发掘新闻热点,加大对外宣传力度。四是探索运用互联网、手机报、微信、公众号等新型媒介加强宣传,通过专版、专栏、专题、专访、在线交流以及网上论坛等丰富多彩的方式进行宣传,增强政协宣传工作的实效。在反映社情民意信息方面,一是充分利用省政协《社情民意》平台,涉及全省、需要省级层面关注解决的问题,积极向省政协办公厅报送社情民意信息。二是充分利用和认真办好州政协《社情民意》平台,对于反映的社情民意信息,涉及全州全局性或需要多个部门相互配合共同解决的问题,以《社情民意专报》形式直报州委、州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涉及重大突发事件或严重自然灾害等紧急情况,以《社情民意转报》形式送州委办公室、州政府办公室予以转报;涉及某一部门可以直接解决或推动某部门工作的,以《社情民意转送》形式转送给州直有关部门研究办理。

  (五)形成合力。在新闻宣传方面,积极加强同宣传部门和宣传媒体的联系、沟通,积极争取他们的支持,认真做好配合服务工作,为他们开展政协宣传工作创造良好条件,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在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方面,一是要充分发挥各专门委员会的作用,各专委会要把反映社情民意信息作为组织委员履行职能的经常性工作,有计划、有组织地收集各自所联系界别、行业的社情民意。二是要充分发挥各县市政协的作用,各县市政协要将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在向本级党委政府反映社情民意的同时,及时向上级政协反映需要上级了解的情况和宏观性较强的意见建议。三是充分发挥州各民主党派、工商联的作用,州各民主党派、工商联要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加大工作力度,组织和引导委员,深入基层,了解情况,认真反映本界别群众的意见建议,通过反映社情民意,切实履行好参政党职责。

  (六)健全机制。健全政协宣传和反映社情民意信息机制是全面深化人民政协工作机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一是健全反映社情民意信息汇集机制。加强与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的联系,加强政协组织之间、政协组织与委员之间的联系,加强省、州、县市政协组织之间的联系与合作,坚持从政协委员和各界别中征集信息,坚持从调研、视察、提案、大会发言、政协例会等经常性的履职活动中挖掘信息,坚持从电话、群众信访和网络信箱中收集信息,不断拓展和延伸社情民意信息的汇集渠道。二是建立健全社情民意信息的编审和报送机制。从题材、内容、形式、写法等各个方面严格把关,力求编辑出高质量的精品信息。严格信息稿件的登记、筛选、审核、编发、印制、报送、归档等程序,对内容涉密的信息按保密程度设密报送,对所有信息来稿及时分类处理。三是建立健全社情民意信息的跟踪和反馈机制。加强沟通联系,规范社情民意信息的受理和反馈程序,对于一些重要的社情民意信息,政协要进行跟踪了解,及时反馈信息采用、批示处理意见以及落实情况。四是建立健全督办机制。将民主监督和社情民意信息办理情况督办有机结合起来,加强与党委政府督查部门的联系、沟通和协作,选取一些重要的社情民意信息,组织信息反映者开展专题督查、跟踪问效,推动社情民意信息转化落实。五是建立健全宣传和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激励机制。每年对政协委员和各信息报送单位反映社情民意信息用稿情况进行统计考核,每届届末对州政协新闻宣传和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进行一次表彰。

  三、进一步加强领导,切实为做好政协宣传和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各县市政协、州各民主党派和工商联要高度重视宣传和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为宣传信息工作顺利开展提供坚强保障。

  一是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把政协宣传和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放在突出位置,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主要领导要亲自过问,亲自研究;分管领导要切实负责,具体指导,经常听取信息工作情况汇报,定期召开信息工作会议,及时分析、研究和解决信息工作中的突出问题,对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进行总结和部署,使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在政协全局工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二是切实加强队伍建设。为拓宽州政协宣传和反映社情民意信息渠道,建立健全州政协宣传信息网络,我们从州政协委员及各县市政协、州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机关干部中聘请了一部分综合素质高、工作责任心强的同志为州政协特邀宣传信息员,希望受聘同志切实负起责任,积极向州政协办公室报送宣传和社情民意信息稿件,各县市政协,州各民主党派、工商联要积极支持他们的工作,为他们开展宣传和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创造良好条件。同时,加大培训和工作交流力度,不断提高宣传信息干部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大家今天在一起培训座谈,这种形式很好,今后要继续坚持。另外我们还可以适当组织大家到工作搞得好的地方学习经验,取长补短,改进工作。

  三是切实改善工作条件。及时研究解决宣传和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从财力、物力、办公设施等方面为开展宣传信息工作创造条件、提供便利。

  同志们,人民政协宣传和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大有可为,我们一定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有力的措施,不断开创全州政协宣传和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新局面,努力推动全州政协事业不断向前发展,为促进我州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国庆节将至,提前祝大家节日快乐!谢谢大家!看过政协社情民意信息工作会议讲话的人还看了:

  1.政协宣传信息工作讲话

  2.在市委政协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3.政协专委会工作会议讲话

  4.在全市政协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5.政协工作会议讲话

  6.政协秘书长会议上的讲话

篇四:社情民情范例

  

  社情民意信息范文10篇(学习参考)关于大力发展我市学前教育的建议

  近年来,我市公办幼儿园数量缺乏,入园难、择园难、收费贵的现象越来越严重。主要原因:一是现有的公办幼儿园数量和师资力量严重不足。二是民办幼儿园的数量虽然能够弥补不足,但师资力量和硬件设施等良莠不齐,无法满足需求。三是幼儿园教育收费偏高。好一点的民办幼儿园学费以及公办幼儿园开设的兴趣班和特色班收费普遍偏高,很多家长难以承受。建议:

  1.在人员密集的小区至少建立一个公办幼儿园,并扩招学前教育专业师资队伍,以解决幼儿园入园难、择园难的问题。

  2.严格规范民办幼儿园的办学条件和收费标准,并对公办幼儿园开设的兴趣班,特色班等,要采取亮证收费,规范收费标准。

  3.对于民办幼儿园,尤其对农村、城乡接合部和新居民区等区域的民办幼儿园,政府要给予政策上的支持和关怀,如让留守儿童、外来人口中的儿童同样能上幼儿园;对低保人员及其困难家庭的救助能覆盖至学前教育等。

  4.大力普及学前教育的基本常识和科学原理,引导家长理性对待学前教育,避免对学前教育提出过高的期望和要求。

  关于发展“XX旅拍”行业促进摄影产业升级的建议

  旅拍,又称旅摄,旅行拍摄的简称,目前旅拍广泛应用于婚纱等人像摄影。

  人像摄影基本分为五类:婚纱摄影类、儿童摄影类、综合摄影类、产品制作类、影像服务类。

  近些年,中国人像摄影行业兴起的旅游婚纱摄影,已经成为国内

  很多旅游城市的支柱产业之一,其中三亚、厦门、丽江、青岛等城市比较突出。以三亚为例,每年登岛拍摄旅游婚纱照新人对数高达20万,按每对新人平均消费2万元计算,能给当地带来直接消费40亿元。

  大美XX,缤纷四季,XX市历来是摄影人向往的天堂。XX市高度重视摄影产业的发展,提出创建“全国摄影产业创新示范基地”、打造“国际摄影之都”的蓝图。五年来,率先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快摄影产业发展的意见》,投入数亿元,成功打造百佳摄影点,并组织开展各类摄影节和大赛活动,取得了较大的成功和广泛的影响力,提升了摄影产业的发展,平衡了传统旅游业的淡旺季部分差异。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席王瑶高度评价XX摄影产业发展“走在了全国前面”。

  尽管XX摄影产业发展迅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目前XX题材的摄影作品大多聚焦自然景观、乡村民俗,拍摄者也多聚焦在摄影家、摄影发烧友和爱好者,在当地的消费不高,普遍在农家乐水平,对政府税收贡献不大。而对于摄影产业一个非常重要同时具有庞大市场的人像摄影市场(旅拍行业)尚未足够关注。为此,围绕发展“XX旅拍”,拓展旅游产业链,促进摄影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我市乡村振兴,特提出以下初浅建议:

  一、组建XX市人像摄影行业协会。由摄影产业办公室牵头,对我市的婚纱摄影机构进行摸排,列出XX市前十强,并考虑三区四县布局,发起组建XX市人像摄影行业协会。积极对接安徽省摄影行业协会、中国人像摄影学会,发挥行业组织的力量,对接全国旅游婚纱摄影市场,促进我市婚纱摄影机构转型升级,推动XX市的摄影产业转型升级,争取用3-5年时间,把XX市打造成为国内旅游婚纱摄影的热门城市。

  二、开展全市文化旅游资源的“旅拍”规划。由摄影产业办公室、旅游部门会同人像摄影行业人士共同开展调研,重点围绕山下村落资源,围绕“XX旅拍”产业的发展,对全市文化旅游资源进行整合布点规划,打造全市“天然摄影棚”。

  三、市政府出台相关扶持“XX旅拍”政策。将全市各景区景点面向省级摄影家协会会员免费的政策,延伸至省级人像摄影行业协会会员,享受同等优惠政策。以现代服务业产业基金、摄影产业资金扶持“XX旅拍”行业发展,培育我市婚纱摄影龙头企业。

  四、建设XX旅游婚纱摄影基地项目。依据“旅拍”规划,通过招商引资引进发达地区大型旅拍企业,在充分调研、科学选址的基础上,投资XX旅游婚纱摄影基地项目,重点开展婚纱摄影、产品制作、影像服务等业务,对于推动“XX旅拍”起到龙头带动作用。适时组建XX摄影旅拍股份有限公司,由我市龙头企业发起,广泛吸收全国知名旅拍企业入股,以此带动“XX旅拍”的人气。

  五、提升我市婚纱摄影机构“旅拍”专业度。发挥行业组织职能作用,搭建XX与安徽,XX与中国其他旅拍企业的资源整合,提升“XX旅拍”产品运营、营销推广、客户服务等层面的专业度。

  六、组织以“XX旅拍”为主题的摄影大赛。联合中国人像摄影学会、省级摄影行业协会和大型摄影企业,共同举办以“XX旅拍”为主题的各类摄影活动,其中包括以全国各地方摄影行业组织名义,并以大赛和奖励的方式,邀请当地摄影企业组织新人推广“XX旅拍”。通过中国人像摄影学会邀请国家级人像摄影大师组织“XX旅拍”的创作大赛,在全国打响“XX旅拍”品牌。

  关于鼓励残疾人从事互联网创业就业的建议

  互联网由于交易的电子化、网络化等特点,突破了传统限制,已成为残疾人网上创业就业的重要途径之一。积极帮助残疾人加入电子商务大军,鼓励残疾人开网店创业就业,推进残疾人“互联网+”电商创业,是认真落实《安徽省残疾人创业就业三年行动计划》的具体实践。结合我市实际,建议:

  1.积极做好残疾人电子商务技能培训。随着农村商品流通服务体系试点和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的实施,目前农村电商运行架构初步形成。相关部门在开办电子商务培训班的同时,优先考虑吸纳残疾人参与,为残疾人从事电商做好知识和技能培训。

  2.由残联牵头,协调做好残疾人电商创业的服务。发挥基层残联的作用,积极为残疾人从事电商创业做好创业指导、办证服务等工作。

  3.优先向互联网创业的残疾人发放就业补助资金。出台鼓励残疾人从事互联网创业的扶持政策,鼓励残疾人互联网创业就业,并在发放相关补助资金的同时向互联网创业的残疾人倾斜。

  关于规范报刊订阅减少浪费的建议

  党报党刊是党的重要舆论阵地,担负着传达上级政策,反映基层群众呼声,统一思想、推进工作的重要使命。每年,除党报党刊下达征订任务外,有关部门尽管未下达征订任务,但由于部门之间的工作管辖、业务关系、考核原因等,征订上级部门报刊杂志的隐形任务仍然存在,很多是订而不阅,浪费现象较为严重。建议:

  1.政府部门印发相关文件,严格规范征订要求。除党报党刊外,上级部门不得借各种理由干预基层订阅报刊杂志。省级行业主管部门发行的具有指导性、实用性的报刊杂志,建议以赠阅的形式让基层学习贯彻,以减轻基层负担。

  2.宣传部门加强对报刊杂志发行征订工作的监管。严格新闻媒体行业自律,不得硬性要求基层征订。对违规摊派报刊杂志的单位和部门,要求限期整改,防止凭借岗位、职权、面子对基层进行摊派征订。

  三是加强部门信息化建设,大力提倡节能减排、无纸化办公。包括党报党刊在内的报刊杂志要顺应新兴媒体的发展趋势,加大通过互联网、手机、电子杂志、电子书等电子媒体的发布力度,从而减少资金和资源的浪费,有利于基层快速便捷学习贯彻上级部署要求,促进各项工作开展。

  关于规范我市医疗陪护市场的建议

  目前,我市陪护市场基本处于松散状态,陪护工的来源主要是靠熟人介绍、自行揽活等。陪护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部分家庭的“人手”困难,但松散缺乏监管的陪护市场,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隐患。一是陪护市场用工职业水准较低。目前我市的护工绝大多数未经过专业护理培训或岗前培训,缺乏基本的护理知识、消毒隔离、安全防范及护理技能。二是陪护市场缺乏管理手段。因缺乏对护工的有效管理依据,一旦因某种原因发生纠纷,常常是患者受委屈,医院疲于应对缓解矛盾,给本以脆弱的医患关系雪上加霜。三是陪护服务收费缺乏标准。根据在市人民医院的调查,患者聘用护工的费用低的150元/人,高的180元/人,少数200元/人,具体价格全由双方讨价还价而定。建议:

  1.制定地方性医疗陪护管理办法。可参考《深圳市医疗机构陪护人员管理办法(试行)》等市的有关规定,根据我市医疗陪护市场的实际情况,制定黄山市医疗陪护管理办法,对医疗陪护从业人员职业规范、医疗陪护服务中介组织和企业等的义务和责任等,院方对院内从事陪护活动的从业人员的管理权限、职责等,从法律层面予以规

  范。

  2.规范医疗陪护市场监管。政府引导中介组织、企业合法有序规范地进入医疗陪护市场,将松散的陪护人力资源有序的汇集起来,以便于职业培训和职业准入。市卫计委等政府主管部门指导各类医院,通过设立院内陪护机构或通过招标方式聘用社会化护理服务公司,派遣建立具备护理技能的服务人员,从事医疗陪护工作。

  3.建立配套的黑护工清理机制。在出台地方性医疗陪护管理办法的基础上,由卫生主管部门联合公安、工商等部门,对违法违规从事医疗陪护活动的黑护工进行清理,以维护正常的医疗秩序。

  关于恢复“门前三包”制度的建议

  “门前三包”制度作为城市管理发展过程中的一项重要措施,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因其具有广泛的群众性、自觉性、现实性和长期性,在城市管理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近年来,我市的“门前三包”制度已悄然消失,取而代之的是购买社会服务实现市容环境的维护。

  “文明城市”是一个城市的荣誉,其创建主体理应是全体市民,政府在其中起倡导和协调作用。一旦市民成了看客,创城工作,人人有责,从何谈起?主体错位,或缺席,少有市民的意见和建议,满意度如何提高?建议:首先从恢复“门前三包”制度开始,让主体归位:

  1.制定相关地方性法规规章。“门前三包”制度,是政府分解落实管理责任的行政措施,目前尚无相关法律法规依据。要恢复“门前三包”制度,首先要制定好相关的法规规章,做到有法可依,同时明确管理职能部门,做到权责统一。

  2.在沿街商铺先行推广。与每户签订“门前三包”责任书,加大对沿街商铺的宣传力度,让商户明确其责任义务。在推行前期,适

  当的进行优秀街区,优秀商户评选工作,以鼓励表彰为主,惩罚处理为辅,加大商户参与的积极性,提高商户个人荣誉感和集体荣誉感。

  3.相关职能部门加强指导。在推广初期发现的问题要做好指导教育工作,同时加大监督力度,对较差的及时纠正。在不增加市民过多负担的前提下,提高广大市民文明创城的参与度。

  关于加大限塑令落实力度的建议

  2007年12月3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简称“限塑令”),2008年6月1日实施。实施初期,宣传力度大,氛围浓,当年取得了一定效果。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限塑令”实施效果并不尽人意。很多不符合标准的塑料购物袋大量充斥市场并免费提供;正规超市和商场虽然在收银处不再提供免费塑料袋,但存在大量手撕塑料袋的不合理使用。如称重商品,一律使用塑料袋,且用封签封死,启封即破,不能再利用。加之,绝大部分商家和消费者没有形成自觉不用,或少用塑料袋的意识和习惯,不分类、不处理,随意抛弃,塑料袋成为生活的重要污染源。究其原因:一是塑料袋给生产生活带来的便捷性和低成本性,暂时难以被其它制品所替代;二是“限塑令”执行不严,存在先紧后松,时紧时松,缺乏持续性;三是民众还没有真正意识到“白色污染”的严重危害性。目前,除科研部门在加快研制可替代制品的同时,建议:

  1.严格执行“限塑令”。商务、质检、工商、环保等部门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将各项限产、限售、限用塑料购物袋作为常态化工作来抓。重点检查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单位销售塑料购物袋的合格情况;引导商家和民众合理使用塑料袋;加快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和分类处理。

  2.加大营造宣传氛围。通过各种媒体宣传,并采取多种形式深入机关、团体、企业、社区、学校等广泛宣传白色污染不可降解的严重危害性,以增强民众的环保意识。

  关于加大力度解决农村停车难的建议

  在农村,“停车难”问题逐渐成为农村新的安全隐患和矛盾聚集点。原因是农村道路大多狭窄,村庄又缺少规划,特别是山区,住宅多建在山脚底或半山腰,周边空间狭小。建议:

  1.将农村停车场建设纳入村庄整治和美丽乡村建设规划,因地制宜加以破解。

  2.停车场的选址避免占用基本农田,尽量利用村庄的闲置地和非建设用地,依法依规审批。

  3.停车场的建设切忌盲目贪大求洋,可利用村中零星土地,建设多个小型停车场,还可采取预控用地的方法,结合便民超市、村委会、活动中心等进行预控布置,实施“一场多用”。

  4.鼓励交通便利的农户,在新建房屋时,兴建架空层,多建停车库,村民采用购买服务的方式向其租赁停车位。

  关于加大乡镇工作人员补充招录力度的建议

  基层工作人员招录与培养直接关系到乡镇政府作用的发挥,直接影响到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近年来,市委市政府不断加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工作,进一步完善政策措施,突出基层导向,加大向基层倾斜力度,基层干部队伍水平得到持续提高。今年年初,紫阳县政协就基层政府工作人员状况及存在的突出问题,在本县范围内开展了专题

  调研,从中发现基层编制和人员紧缺与发展需求之间的矛盾特别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行政编制十分紧缺。紫阳县现有人口35万,共有行政编制1502名,占比为4.3‰,是全省行政编制最紧缺的县。在脱贫攻坚中,每1名干部(含领导)平均包联贫困户35人;尤其17个镇行政编制605名,与各镇承担的工作量极不相适应。

  二、事业人员严重不足。全县有事业编制4504名,实有人员3996名,事业人员严重不足,远远不能满足工作需要。为维持正常运转,推进脱贫攻坚等工作,只能大量聘用临时人员,既保证不了人员素质,又增加了基层政府开支,加重了乡镇负担。

  三、乡镇干部青黄不接。全县机关干部平均年龄41.3岁,干部老龄化严重,存在断档现象,2018年预计退休机关干部166人;乡镇年轻人短缺,尤其是一些高水平、高技能的更少,目前30岁以下的副科领导不足5人。

  建

  议:

  一、建立动态调整机制。市编委按照人口数和工作任务动态调整行政编制,充实基层力量。当前,各级权责下沉基层,应按照人口数、工作任务等,对行政、事业编制等重新核定,进行动态调整。建立科学合理的工作考评体系和责任追究机制,严格依照法定职责明确各项工作的责任主体,充分发挥职能部门应有的作用。

  二、稳定招录人员。严格按招录计划分配,人员招录向基层部门倾斜,杜绝借调和截流。根据乡镇实际情况,考虑其工作量大和任务繁重的特点,在人员招聘时,应在编制限额内予以适当倾斜。在录用分配时,要严格按照招录计划进行分配,分到乡镇的工作人员,不得以任何理由任何形式截流或者借调。已被借调的人员,借调时间到期

  时必须回到原单位。同时,每年对乡镇人员编制情况进行核查,杜绝人岗不符、长期借调等现象发生,最大限度发掘和发挥现有基层人员的作用。

  三、创新人员招录渠道。公开招聘时拿出一定名额定向招聘,真正留住经验丰富能力突出的人才。在人员招聘录用时,建议拿出适当比例的名额,开辟专向聘用通道,给予工作时间较长经验丰富的临时人员一定的政策倾斜,使临时人员有机会转变为在编人员,既能刺激现有临时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又能留住真正的实用性人才。对于服务到一定年限、表现优秀而又未能考取正式人员的临时人员,可以适当提高福利待遇。

  四、创新基层薪资机制。提高乡镇工作人员的薪资待遇,提升人员工作积极性,考虑工作强度、任务难度、工作年限、工作能力等诸多因素,建立科学灵活的工资水平决定机制和增长机制,尤其是要加大对基层工作部门的倾斜力度,提高基层员工薪资水平和福利待遇。“对乡镇涉及公共服务领域的一些公益性岗位,可以采取“购买服务”方式解决,以钱养事”,既缓解机构编制压力,又减轻财政负担。

  五、完善干部成长培养机制。建立健全基层干部培养选拔工作机制,增强人员工作积极性,按照“培养在基层、锻炼在基层、使用在基层”的思路,在政治上、工作上、经济上让乡镇年轻干部吃“定心丸”,为年轻干部成长开辟绿色通道,使具有专业技术和高素质的人才愿意留在基层、扎根基层、服务基层。

  关于加强基层全科医生队伍建设的建议

  全科医生在基层为群众提供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健康教育及慢病管理等基本医疗一体化服务,被称为居民健康卫士和控制医疗费

  用支出的“守门人”。目前,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全科医生队伍建设,主要存在的问题:

  一是全科医生数量严重不足。距“2020年基本实现城乡每万名居民有2~3名合格的全科医生”目标差距较大,尤其是贫困山区卫生设施和健康资源严重不足。

  二是社会对全科医生的认识存在偏差。基层全科医生大多是从其他相关专业转岗而来,缺少全科医学专业知识系统学习和必要实践经验,群众对全科医生的诊疗水平缺少信任。

  三是订单定向培养政策落实不到位。一是对订单免费培养的医学生毕业后违约,缺乏有效制约机制;二是订单定向培养医学生毕业后,仍需进行三年全科住培,且工资由基层卫生院负担,造成其不愿意接纳订单定向培养生。建议:

  1.建立健全全科医生培养制度。县级综合医院要成为助理全科医生培训重点基地,市级及以上综合医院要独立设置全科医学科,成为全科医师培训基地,开展全科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并严格动态管理。同时,政府要加大对全科医生培养专项补助经费投入力度,支持全科医师培养,并向贫困山区重点倾斜。

  2.创新全科医生使用、晋升和激励机制。建立全科医生职称晋升相对独立评审体系,注重考核工作业绩和能力,增加基层全科医生高级专业技术岗位比例。完善全科医生的人事薪酬制度和激励考评机制,采取特殊津贴、岗位补贴等提高其工资待遇,解决基层留得住和吸引高水平全科医生问题。

  3.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建立健全各类对口支援制度和培训双向交流机制,实施城市对口支援农村卫生工程,缓解基层医疗卫生人才短缺矛盾。通过医联体真正做到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三级医院带

  二级医院,二级医院带乡镇卫生院,确保双向转诊、分级诊疗执行,带动帮助培养基层全科医生。

  4.大力推进订单定向免费培养政策。鼓励本地贫困生签约本地订单免费定向大专层次全科医生培养,参照大学生村官做法,每年确定一定数量乡镇卫生院聘(录)用编制,面向社会公开考录,作为乡镇卫生院驻村医生,造就扎根农村、服务农民的基层全科医生队伍,同时做好保障工作,让基层卫生院留住人才。对经培训合格全科医生(含助理)到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工作的,实行“县管乡用”、“乡管村用”,同时加大对订单定向免费培养违约者处罚力度。

篇五:社情民情范例

  

  社情民意信息范文10篇(学习参考)关于加大力度解决农村停车难的建议

  在农村,“停车难”问题逐渐成为农村新的安全隐患和矛盾聚集点。原因是农村道路大多狭窄,村庄又缺少规划,特别是山区,住宅多建在山脚底或半山腰,周边空间狭小。建议:

  1.将农村停车场建设纳入村庄整治和美丽乡村建设规划,因地制宜加以破解。

  2.停车场的选址避免占用基本农田,尽量利用村庄的闲置地和非建设用地,依法依规审批。

  3.停车场的建设切忌盲目贪大求洋,可利用村中零星土地,建设多个小型停车场,还可采取预控用地的方法,结合便民超市、村委会、活动中心等进行预控布置,实施“一场多用”。

  4.鼓励交通便利的农户,在新建房屋时,兴建架空层,多建停车库,村民采用购买服务的方式向其租赁停车位。

  关于加大乡镇工作人员补充招录力度的建议

  基层工作人员招录与培养直接关系到乡镇政府作用的发挥,直接影响到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近年来,市委市政府不断加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工作,进一步完善政策措施,突出基层导向,加大向基层倾斜力度,基层干部队伍水平得到持续提高。今年年初,紫阳县政协就基层政府工作人员状况及存在的突出问题,在本县范围内开展了专题调研,从中发现基层编制和人员紧缺与发展需求之间的矛盾特别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行政编制十分紧缺。紫阳县现有人口35万,共有行政编制

  1502名,占比为4.3‰,是全省行政编制最紧缺的县。在脱贫攻坚中,每1名干部(含领导)平均包联贫困户35人;尤其17个镇行政编制605名,与各镇承担的工作量极不相适应。

  二、事业人员严重不足。全县有事业编制4504名,实有人员3996名,事业人员严重不足,远远不能满足工作需要。为维持正常运转,推进脱贫攻坚等工作,只能大量聘用临时人员,既保证不了人员素质,又增加了基层政府开支,加重了乡镇负担。

  三、乡镇干部青黄不接。全县机关干部平均年龄41.3岁,干部老龄化严重,存在断档现象,2018年预计退休机关干部166人;乡镇年轻人短缺,尤其是一些高水平、高技能的更少,目前30岁以下的副科领导不足5人。

  建

  议:

  一、建立动态调整机制。市编委按照人口数和工作任务动态调整行政编制,充实基层力量。当前,各级权责下沉基层,应按照人口数、工作任务等,对行政、事业编制等重新核定,进行动态调整。建立科学合理的工作考评体系和责任追究机制,严格依照法定职责明确各项工作的责任主体,充分发挥职能部门应有的作用。

  二、稳定招录人员。严格按招录计划分配,人员招录向基层部门倾斜,杜绝借调和截流。根据乡镇实际情况,考虑其工作量大和任务繁重的特点,在人员招聘时,应在编制限额内予以适当倾斜。在录用分配时,要严格按照招录计划进行分配,分到乡镇的工作人员,不得以任何理由任何形式截流或者借调。已被借调的人员,借调时间到期时必须回到原单位。同时,每年对乡镇人员编制情况进行核查,杜绝人岗不符、长期借调等现象发生,最大限度发掘和发挥现有基层人员的作用。

  三、创新人员招录渠道。公开招聘时拿出一定名额定向招聘,真正留住经验丰富能力突出的人才。在人员招聘录用时,建议拿出适当比例的名额,开辟专向聘用通道,给予工作时间较长经验丰富的临时人员一定的政策倾斜,使临时人员有机会转变为在编人员,既能刺激现有临时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又能留住真正的实用性人才。对于服务到一定年限、表现优秀而又未能考取正式人员的临时人员,可以适当提高福利待遇。

  四、创新基层薪资机制。提高乡镇工作人员的薪资待遇,提升人员工作积极性,考虑工作强度、任务难度、工作年限、工作能力等诸多因素,建立科学灵活的工资水平决定机制和增长机制,尤其是要加大对基层工作部门的倾斜力度,提高基层员工薪资水平和福利待遇。“对乡镇涉及公共服务领域的一些公益性岗位,可以采取“购买服务”方式解决,以钱养事”,既缓解机构编制压力,又减轻财政负担。

  五、完善干部成长培养机制。建立健全基层干部培养选拔工作机制,增强人员工作积极性,按照“培养在基层、锻炼在基层、使用在基层”的思路,在政治上、工作上、经济上让乡镇年轻干部吃“定心丸”,为年轻干部成长开辟绿色通道,使具有专业技术和高素质的人才愿意留在基层、扎根基层、服务基层。

  关于加强基层全科医生队伍建设的建议

  全科医生在基层为群众提供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健康教育及慢病管理等基本医疗一体化服务,被称为居民健康卫士和控制医疗费用支出的“守门人”。目前,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全科医生队伍建设,主要存在的问题:

  一是全科医生数量严重不足。距“2020年基本实现城乡每万名

  居民有2~3名合格的全科医生”目标差距较大,尤其是贫困山区卫生设施和健康资源严重不足。

  二是社会对全科医生的认识存在偏差。基层全科医生大多是从其他相关专业转岗而来,缺少全科医学专业知识系统学习和必要实践经验,群众对全科医生的诊疗水平缺少信任。

  三是订单定向培养政策落实不到位。一是对订单免费培养的医学生毕业后违约,缺乏有效制约机制;二是订单定向培养医学生毕业后,仍需进行三年全科住培,且工资由基层卫生院负担,造成其不愿意接纳订单定向培养生。建议:

  1.建立健全全科医生培养制度。县级综合医院要成为助理全科医生培训重点基地,市级及以上综合医院要独立设置全科医学科,成为全科医师培训基地,开展全科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并严格动态管理。同时,政府要加大对全科医生培养专项补助经费投入力度,支持全科医师培养,并向贫困山区重点倾斜。

  2.创新全科医生使用、晋升和激励机制。建立全科医生职称晋升相对独立评审体系,注重考核工作业绩和能力,增加基层全科医生高级专业技术岗位比例。完善全科医生的人事薪酬制度和激励考评机制,采取特殊津贴、岗位补贴等提高其工资待遇,解决基层留得住和吸引高水平全科医生问题。

  3.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建立健全各类对口支援制度和培训双向交流机制,实施城市对口支援农村卫生工程,缓解基层医疗卫生人才短缺矛盾。通过医联体真正做到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三级医院带二级医院,二级医院带乡镇卫生院,确保双向转诊、分级诊疗执行,带动帮助培养基层全科医生。

  4.大力推进订单定向免费培养政策。鼓励本地贫困生签约本地

  订单免费定向大专层次全科医生培养,参照大学生村官做法,每年确定一定数量乡镇卫生院聘(录)用编制,面向社会公开考录,作为乡镇卫生院驻村医生,造就扎根农村、服务农民的基层全科医生队伍,同时做好保障工作,让基层卫生院留住人才。对经培训合格全科医生(含助理)到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工作的,实行“县管乡用”、“乡管村用”,同时加大对订单定向免费培养违约者处罚力度。

  关于加强农村环境整治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建议

  长期以来,农村环境污染一直是困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如农村环境“脏、乱、差”的现象在一些地方长期存在;生活垃圾乱堆乱放和生活污水乱排现象普遍;工业污染逐步向农村转移等,这些问题严重危及到农村饮用水和农产品的安全,阻碍了美丽乡村的健康发展。加强农村环境污染治理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需引起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建议:

  1.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农民环境保护意识。要改变农民群众长期形成的不良生活习惯并非一朝一夕,需要长期的宣传、引导和管理。为此必须充分利用宣传栏、村村响广播、横幅、网络、手机等多种方式,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宣传,提高农村的环保意识,引导农民积极参与环境整治行动,培养健康文明的生产生活方式,努力营造“清洁家园、人人有责”的环保氛围。

  2.落实目标责任,建立农村环保长效机制。建立目标考核机制,建议将农村环境保护和综合整治纳入各级领导干部目标责任中。在乡、村、组三级建立乡(镇)长、村主任、组长负责的农村环保责任机制,细化任务,加强检查,确保责任落实。同时强化督查制度,定期督查,综合评比,严格落实问责制,促使农村生态环境保护走上常态化、规范化、制度化轨道。

  3.加大治理力度,全面开展农村环境整治。重点抓好水污染治理、饮用水源保护、固体废弃物治理、人畜粪便污染治理和综合利用,对污染和破坏农村环境的违法行为依法查处。针对集镇街道、学校、河流等重点区域和问题突出地区开展集中整治,着力解决危害农民群众身体健康、影响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的突出环境问题。

  4.调结构促升级,强力控制村镇企业污染。努力贯彻落实“十三五”规划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加强产业结构升级。首先要严格控制重污染企业和落后产能向农村转移,坚决堵住污染向农村转移的渠道,杜绝新的污染源向农村扩散。其次要因地制宜,发展循环经济,减少污染源,最大限度地实现农业生产资源的综合利用。

  关于加强普惠性学前教育的建议

  基层委员反映,我市推进学前教育发展中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特别是农村地区民办幼儿教育问题突出。一是基础设施不佳。农村民办幼教点和幼儿园大多是利用私房或租赁场地,教学空间狭窄,卫生、安全、游乐等设施欠缺。二是安全隐患不少。存在食品留样不坚持、玩具消毒不定时、教职工体检和幼儿健康检查不健档等。三是队伍素质不高。农村幼儿园教师基本无编制,普遍存在学历不达标、综合素质不高、教职员工数量不足等。建议:

  1.要提高重视程度,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把学前教育作为一项重点民生工程来抓,进一步均衡城乡学前教育资源,认真落实教育普惠性均衡发展政策,着力构建以政府投入为主、民办投入为辅的办园模式。

  2.要多项措施并举,不断强化幼师队伍建设。加大师资调配力度,妥善解决教师待遇问题,健全幼师培训体系,加快建立一支师德高尚、热爱儿童、业务精良、结构合理的幼儿教师队伍。

  3.要规范办园行为,切实加大科学管理力度。对幼教点、看护点要实行分类指导,加强督导检查和常态化管理,逐步提升幼儿保教水平。同时,要充分发挥好省市一类园的示范引领作用,不断增加优质的学前教育资源,满足市民特别是山区百姓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

  关于加强我市中小学体育教育的建议

  近年来,我市各级各类学校认真贯彻中央关于“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的部署要求,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把体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学校体育工作取得显著进展,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得到明显提升,但全市学校体育仍然是整个教育工作的薄弱环节,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思想重视不够。个别管理部门和学校存在“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的现象,把抓好学校体育工作与提高教育质量对立起来;还有个别甚至在迎接检查或参加活动时弄虚作假。二是工作力度不够。部分学校没有建立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管理机制;特色体育学校数量较少,体育特长生没能得以更好的培养。三是工作保障不力。部分学校对体育教师的工作总量、质量没有形成有效的评价激励机制,对学生的体育锻炼情况和身体素质情况的评价不准确;部分学校体育教师数量不足、质量不高,待遇低,工作状态不够积极;个别县(区)、学校经费投入不足,体育器材配备、开发、使用管理机制不健全;一些学校体育活动场地狭小、不标准、不平整,甚至有安全隐患。

  为做好学校体育工作,提高学生身体素质,提几点建议:

  一要进一步落实管理部门责任。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关于加强学校体育、增强学生体质的要求,督促落实中小学生体育课时和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常态化开展,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锻炼意识和运动习惯;坚持评估公告制度,严格执行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关于体育工作的评估标准和办法;继续坚持体育中考成绩分析公告制度,促进学校体育工作的均衡发展。

  二要进一步提升体育教学质量。加强学校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加大经费投入,确保运动场地符合国家标准,完善体育设施器材购买、管理、使用机制;加强体育教师队伍培训;建设一批体育特色学校,招聘优秀的体育教师或教练,招收体育特长生,针对每个学生不同的兴趣和身体条件从小进行专项培养训练;所有比赛均评选“先进个人”并颁发荣誉证书,调动学生参加运动的积极性,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三要进一步强化体育督导评估。设立表彰制度,对学校体育工作和体育教师在单项和年度体育工作的表现进行评比,对成绩突出的进行表彰;健全体育工作评价体系,充分发挥全面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导向作用,考核区域、学校教育工作时,对无故挤占体育课、不落实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的评优评先“一票否决”。

  关于将XX传统文化纳入中小学素质教育的建议

  从小接受本地文化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有利于孩子增加对家乡的认知度和自豪感,也有利于地方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建议:

  1.科学编制地方文化教材。将“本地传统文化教育”纳入全市中小学教育的长期规划之中。聘请市、区有关专家成立本地文化教材编

  制小组,针对学年段特点编制小学和初中地方文化教材。

  2.创新地方文化教育形式。将地方文化相关内容与语文、道德法治、科技常识等课程有机结合起来,将名人名事、先贤智慧融入教学当中,真正让地方优秀文化滋养每个学生的心灵。

  3.培养地方文化传承人。将地方文化纳入教师校本培训课程中,在市内开展有关XX传统文化示范课、观摩课等,让本地教师真正成为XX文化遗产的保护者、传承者。

  4.营造地方文化氛围。在各校园内设立XX文化、乡土文化的“文化墙”、“文化走廊”等,让学生沐浴着家乡浓厚的文化而成长,树立“文化自信”。

  5.组织地方文化研学游。在学校开展研学游活动,每年一到两次组织学生到市内旅游文化研学基地学习体验,感受地方文化魅力。

  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市地标保护产品开发利用的建议

  目前止,虽然我市已拥有近10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以下简称地标产品),但与其他地区相比存在明显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品牌意识不强。不少企业未认识到地标产品对拉动地区经济发展的作用,使用标志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不高。比如休宁县的五城茶干,其地标产品保护范围包括五城镇、商山乡、山斗乡、岭南乡、海阳镇、万安镇、齐云山镇、鹤城乡等8个乡镇,但使用地标专用标志的仅黄山旅游集团佳龙绿色食品有限公司等个别企业;休宁县的松萝茶和五城米酒保护区域均涵盖全县21个乡镇,但使用松萝茶地标专用标志的企业仅黄山市松萝有机茶叶开发有限公司1家,而使用五城米酒地标专用标志的也仅有为数不多的几家企业。二是龙头企业不多,联盟松散,品牌效益没有得到充分彰显。三是宣传的深度和广度不够,存

  在“养在深闺人不识”。

  如何将我市的地标产品资源优势、品牌优势转化为像五常大米、阳澄湖大闸蟹等这些早已深入人心的地标产品一样,发挥应有的经济优势和竞争优势。建议:

  1.加强对地标产品获准保护后的后续管理。积极组织开展监督检查,严肃查处假冒、伪造、冒用或未按规定印制专用标志等违法违规行为,维护地标产品的特色质量和声誉。

  2.加强对地标产品的宣传力度。通过广播电视、网络、新媒体等渠道,广泛宣传地理标志保护制度,及时公布获保产品的地域范围、合法生产企业等相关信息;鼓励和支持相关企业组织和参与各类推介活动,加深消费者对地理标志的了解和认知,扩大地标产品影响力,提升产品知名度。

  3.加强对地标产品保护和使用的政策引导。将地标产品的保护工作纳入政府经济发展规划和年度目标任务。如在土地使用、银行信贷、税收等方面实行优惠政策,扶持龙头企业和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做大做强地标产品,激励区域内的微小企业使用地标产品标志,进一步提升使用地标产品专用标志的积极性。

  关于科学合理开发利用低丘缓坡资源的若干政策意见建议

  黄山市低丘缓坡(坡度6度以上25度以下)资源丰富。科学合理开发利用低丘缓坡资源,是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深化土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效保护土地的重要举措。为有效缓解土地供需紧张矛盾,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多赢目标,建议呼吁省级层面学习借鉴浙江省做法,尽快出台以下优化开发利用低丘缓坡资源政策意见:

  一、实行“多规合一”、精细用地。编制低丘缓坡开发利用保护专项规划,统筹落实低丘缓坡开发区域所涉及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环境功能区划,以及低丘缓坡综合开发利用、生态保护、水土保护、林地保护利用、地质灾害防治等规划的相互衔接。休闲度假、旅游观光等建设项目单独选址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乡建设用地扩展边界外的,可以使用规划新增建设用地预留指标申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落实方案;选址在城乡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外的,可依据经市、县(市)政府批准的项目选址论证报告或控制性详细规划,划定项目建设用地红线,出具规划设计条件。

  二、实行点状布局、垂直开发。项目区内建设用地布局应依山顺势、错落有致、间距适宜。建设用地原则上按建筑落地面积进行开发。对未纳入建设用地开发的,可作为生态保留用地。对交通便利、紧邻城镇周边、纳入城镇建设用地开发的区块,可以实行单个地块开发,也可以实行点状布局多个地块组合开发。对结合异地搬迁、美丽乡村建设等工作,通过规划引导纳入村庄建设的区块,可以实行点状或带状布局多个地块组合开发。对充分依托山林自然风景资源,进行生态(农业)旅游、休闲度假等项目开发的区块,可以实行点状布局多个地块组合开发。

  三、实行征转分离、分类管理。对开发项目区内建设占用的土地,按照建多少、转多少的原则,依法办理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手续(单独组件,实行专项管理),按建设用地管理。对生态保留用地,可根据项目开发需要,在严格控制用地范围和规模的前提下,依法办理土地征收手续(不得涉及永久基本农田),按国有农用地管理;或依法办理集体土地流转手续,仍按集体农用地管理。对符合农村道路建设条件的,可以纳入农村道路用地管理;符合林道建设条件的,可以纳

  入林业生产设施用地管理。

  四、实行点面结合、差别供地。开发建设项目实行项目区供地,项目区为单个地块的,按建设地块单个供地;项目区为多个地块的,按建设地块组合供地。项目区内建设地块用途符合划拨用地目录的,可以按划拨方式供地;经营性用地须严格按照公开方式出让。对已办理土地征收手续的生态保留用地,由市、县(市)政府授权有关部门以租赁方式与项目业主单位签订使用合同并依法依规明确使用限制条件;对不实施土地征收的生态保留用地,由村集体经济组织以流转方式与项目业主单位签订使用合同并依法依规明确使用限制条件。对项目区内的规划建设,应按照建设生态型村镇的要求,严格控制建设层高和密度。

  五、实行以宗确权、一证多地。对项目为单个地块供地的,以地块为宗地进行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对项目为多个地块组合供地的,以各地块为宗地进行土地确权登记,可按项目内各地块的不同规划用途或产权管理需要,核发一宗地一证书或多宗地一证书。除法律法规、土地出让合同或市、县(市)政府批准文件规定外,不得将项目内各地块进行分割转让或抵押登记。对办理只征收不转用的生态保留用地,可参照国有农用地的登记要求,依据市、县(市)政府批准(授权)文件确定的主体、用途等进行土地确权登记发证。

  关于盘活乡村宅基地和闲置资源的建议

  随着农村人口进城打工安家,乡村不少地方出现“空巢”,宅基地、房产等资源闲置问题突出。如何变乡村资源为资产,实现产业兴旺、乡村振兴,同时满足城里人到乡村养老养生、休闲度假,参与发展绿色产业的需求?

  目前,由于涉及“产权壁垒”和风险,承租方、旅居者担心权益

  得不到保障,不敢投身投资于房屋、村庄改造和新农村建设。加之,在土地集体所有和农村人口“一户一宅”的政策格局下,农户也不敢出售闲置宅基地和房产。建议政府有关部门:研究出台引导鼓励规范民宿经济、旅居产业、城乡融合发展的相关法规政策,在宅基地、房产、林地“三权分置”和经营权有偿转让方面,开辟一条阳光的、具体的、有边界的绿色通道。也可考虑成立村集体经济主导控股的“农发公司”,一手托住农民,一手牵着城里人,通过“资源整合,股份合作,连股连心”,共建共享社会主义新农村。

篇六:社情民情范例

  

  社情民情提案范文300字

  乡村产业振兴,需要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

  建议:1.推进电商产业集聚发展。引进阿里、京东、苏宁等知名电商企业来我市建设电商产业园和大数据中心。坚持电商与物流产业协同发展,健全区县、乡镇、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可借鉴本省巢湖“三瓜公社”、浙江省丽水市遂昌“赶街”经营模式,引导农户、企业对接大的平台,实现线上线下融合发展。

  2.组建电子商务协会。落实电子商务产业发展规划,引导企业抱团发展,互创商机,更好地实现人才、信息、技术的共享,实现价值拓展的最大化。

  3.加大电子商务创新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发挥职业学校教育优势,调整丰富专业设置,提升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契合度,加快培养适合当地电商发展的实用性人才。

  4.电子商务进农村不搞盲目扩张。要充分考虑本地资源、资产、物流等条件,推进农特产品生产和加工规模化,塑造提升区域公共品牌形象,促进“互联网+农产品”稳健可持续发展。

篇七:社情民情范例

  

  社情民意信息范文10篇(学习参考)关于加强普惠性学前教育的建议基层委员反映,我市推进学前教育发展中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特别是农村地区民办幼儿教育问题突出。一是基础设施不佳。农村民办幼教点和幼儿园大多是利用私房或租赁场地,教学空间狭窄,卫生、安全、游乐等设施欠缺。二是安全隐患不少。存在食品留样不坚持、玩具消毒不定时、教职工体检和幼儿健康检查不健档等。三是队伍素质不高。农村幼儿园教师基本无编制,普遍存在学历不达标、综合素质不高、教职员工数量不足等。建议:1.要提高重视程度,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把学前教育作为一项重点民生工程来抓,进一步均衡城乡学前教育资源,认真落实教育普惠性均衡发展政策,着力构建以政府投入为主、民办投入为辅的办园模式。2.要多项措施并举,不断强化幼师队伍建设。加大师资调配力度,妥善解决教师待遇问题,健全幼师培训体系,加快建立一支师德高尚、热爱儿童、业务精良、结构合理的幼儿教师队伍。3.要规范办园行为,切实加大科学管理力度。对幼教点、看护点要实行分类指导,加强督导检查和常态化管理,逐步提升幼儿保教水平。同时,要充分发挥好省市一类园的示范引领作用,不断增加优质的学前教育资源,满足市民特别是山区百姓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关于加强我市中小学体育教育的建议近年来,我市各级各类学校认真贯彻中央关于“强化体育课和课

  外锻炼,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的部署要求,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把体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学校体育工作取得显著进展,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得到明显提升,但全市学校体育仍然是整个教育工作的薄弱环节,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思想重视不够。个别管理部门和学校存在“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的现象,把抓好学校体育工作与提高教育质量对立起来;还有个别甚至在迎接检查或参加活动时弄虚作假。二是工作力度不够。部分学校没有建立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管理机制;特色体育学校数量较少,体育特长生没能得以更好的培养。三是工作保障不力。部分学校对体育教师的工作总量、质量没有形成有效的评价激励机制,对学生的体育锻炼情况和身体素质情况的评价不准确;部分学校体育教师数量不足、质量不高,待遇低,工作状态不够积极;个别县(区)、学校经费投入不足,体育器材配备、开发、使用管理机制不健全;一些学校体育活动场地狭小、不标准、不平整,甚至有安全隐患。为做好学校体育工作,提高学生身体素质,提几点建议:一要进一步落实管理部门责任。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关于加强学校体育、增强学生体质的要求,督促落实中小学生体育课时和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常态化开展,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锻炼意识和运动习惯;坚持评估公告制度,严格执行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关于体育工作的评估标准和办法;继续坚持体育中考成绩分析公告制度,促进学校体育工作的均衡发展。二要进一步提升体育教学质量。加强学校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加大经费投入,确保运动场地符合国家标准,完善体育设施器材购买、管理、使用机制;加强体育教师队伍培训;建设一批体育特色学校,招聘优秀的体育教师或教练,招收体育特长生,针对每个学生不同的兴趣和身体条件从小进行专项培养训练;所有比赛均评选“先进个人”并颁发荣誉证书,调动学生参加运动的积极性,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三要进一步强化体育督导评估。设立表彰制度,对学校体育工作和体育教师在单项和年度体育工作的表现进行评比,对成绩突出的进行表彰;健全体育工作评价体系,充分发挥全面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导向作用,考核区域、学校教育工作时,对无故挤占体育课、不落实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的评优评先“一票否决”。关于将XX传统文化纳入中小学素质教育的建议从小接受本地文化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有利于孩子增加对家乡的认知度和自豪感,也有利于地方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建议:1.科学编制地方文化教材。将“本地传统文化教育”纳入全市中小学教育的长期规划之中。聘请市、区有关专家成立本地文化教材编制小组,针对学年段特点编制小学和初中地方文化教材。2.创新地方文化教育形式。将地方文化相关内容与语文、道德法治、科技常识等课程有机结合起来,将名人名事、先贤智慧融入教学当中,真正让地方优秀文化滋养每个学生的心灵。3.培养地方文化传承人。将地方文化纳入教师校本培训课程中,在市内开展有关XX传统文化示范课、观摩课等,让本地教师真正成为XX文化遗产的保护者、传承者。4.营造地方文化氛围。在各校园内设立XX文化、乡土文化的“文化墙”、“文化走廊”等,让学生沐浴着家乡浓厚的文化而成长,树立“文化自信”。5.组织地方文化研学游。在学校开展研学游活动,每年一到两次组织学生到市内旅游文化研学基地学习体验,感受地方文化魅力。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市地标保护产品开发利用的建议目前止,虽然我市已拥有近10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以下简称地标产品),但与其他地区相比存在明显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品牌意识不强。不少企业未认识到地标产品对拉动地区经济发展的作用,使用标志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不高。比如休宁县的五城茶干,其地标产品保护范围包括五城镇、商山乡、山斗乡、岭南乡、海阳镇、万安镇、齐云山镇、鹤城乡等8个乡镇,但使用地标专用标志的仅黄山旅游集团佳龙绿色食品有限公司等个别企业;休宁县的松萝茶和五城米酒保护区域均涵盖全县21个乡镇,但使用松萝茶地标专用标志的企业仅黄山市松萝有机茶叶开发有限公司1家,而使用五城米酒地标专用标志的也仅有为数不多的几家企业。二是龙头企业不多,联盟松散,品牌效益没有得到充分彰显。三是宣传的深度和广度不够,存在“养在深闺人不识”。如何将我市的地标产品资源优势、品牌优势转化为像五常大米、阳澄湖大闸蟹等这些早已深入人心的地标产品一样,发挥应有的经济优势和竞争优势。建议:1.加强对地标产品获准保护后的后续管理。积极组织开展监督检查,严肃查处假冒、伪造、冒用或未按规定印制专用标志等违法违规行为,维护地标产品的特色质量和声誉。2.加强对地标产品的宣传力度。通过广播电视、网络、新媒体等渠道,广泛宣传地理标志保护制度,及时公布获保产品的地域范围、合法生产企业等相关信息;鼓励和支持相关企业组织和参与各类推介活动,加深消费者对地理标志的了解和认知,扩大地标产品影响力,提升产品知名度。3.加强对地标产品保护和使用的政策引导。将地标产品的保护工作纳入政府经济发展规划和年度目标任务。如在土地使用、银行信贷、税收等方面实行优惠政策,扶持龙头企业和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做大做强地标产品,激励区域内的微小企业使用地标产品标志,进一步提升使用地标产品专用标志的积极性。关于科学合理开发利用低丘缓坡资源的若干政策意见建议黄山市低丘缓坡(坡度6度以上25度以下)资源丰富。科学合理开发利用低丘缓坡资源,是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深化土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效保护土地的重要举措。为有效缓解土地供需紧张矛盾,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多赢目标,建议呼吁省级层面学习借鉴浙江省做法,尽快出台以下优化开发利用低丘缓坡资源政策意见:一、实行“多规合一”、精细用地。编制低丘缓坡开发利用保护专项规划,统筹落实低丘缓坡开发区域所涉及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环境功能区划,以及低丘缓坡综合开发利用、生态保护、水土保护、林地保护利用、地质灾害防治等规划的相互衔接。休闲度假、旅游观光等建设项目单独选址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乡建设用地扩展边界外的,可以使用规划新增建设用地预留指标申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落实方案;选址在城乡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外的,可依据经市、县(市)政府批准的项目选址论证报告或控制性详细规划,划定项目建设用地红线,出具规划设计条件。

  二、实行点状布局、垂直开发。项目区内建设用地布局应依山顺势、错落有致、间距适宜。建设用地原则上按建筑落地面积进行开发。对未纳入建设用地开发的,可作为生态保留用地。对交通便利、紧邻城镇周边、纳入城镇建设用地开发的区块,可以实行单个地块开发,也可以实行点状布局多个地块组合开发。对结合异地搬迁、美丽乡村建设等工作,通过规划引导纳入村庄建设的区块,可以实行点状或带状布局多个地块组合开发。对充分依托山林自然风景资源,进行生态(农业)旅游、休闲度假等项目开发的区块,可以实行点状布局多个地块组合开发。三、实行征转分离、分类管理。对开发项目区内建设占用的土地,按照建多少、转多少的原则,依法办理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手续(单独组件,实行专项管理),按建设用地管理。对生态保留用地,可根据项目开发需要,在严格控制用地范围和规模的前提下,依法办理土地征收手续(不得涉及永久基本农田),按国有农用地管理;或依法办理集体土地流转手续,仍按集体农用地管理。对符合农村道路建设条件的,可以纳入农村道路用地管理;符合林道建设条件的,可以纳入林业生产设施用地管理。四、实行点面结合、差别供地。开发建设项目实行项目区供地,项目区为单个地块的,按建设地块单个供地;项目区为多个地块的,按建设地块组合供地。项目区内建设地块用途符合划拨用地目录的,可以按划拨方式供地;经营性用地须严格按照公开方式出让。对已办理土地征收手续的生态保留用地,由市、县(市)政府授权有关部门以租赁方式与项目业主单位签订使用合同并依法依规明确使用限制条件;对不实施土地征收的生态保留用地,由村集体经济组织以流转方式与项目业主单位签订使用合同并依法依规明确使用限制条件。对

  项目区内的规划建设,应按照建设生态型村镇的要求,严格控制建设层高和密度。五、实行以宗确权、一证多地。对项目为单个地块供地的,以地块为宗地进行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对项目为多个地块组合供地的,以各地块为宗地进行土地确权登记,可按项目内各地块的不同规划用途或产权管理需要,核发一宗地一证书或多宗地一证书。除法律法规、土地出让合同或市、县(市)政府批准文件规定外,不得将项目内各地块进行分割转让或抵押登记。对办理只征收不转用的生态保留用地,可参照国有农用地的登记要求,依据市、县(市)政府批准(授权)文件确定的主体、用途等进行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关于盘活乡村宅基地和闲置资源的建议随着农村人口进城打工安家,乡村不少地方出现“空巢”,宅基地、房产等资源闲置问题突出。如何变乡村资源为资产,实现产业兴旺、乡村振兴,同时满足城里人到乡村养老养生、休闲度假,参与发展绿色产业的需求?目前,由于涉及“产权壁垒”和风险,承租方、旅居者担心权益得不到保障,不敢投身投资于房屋、村庄改造和新农村建设。加之,在土地集体所有和农村人口“一户一宅”的政策格局下,农户也不敢出售闲置宅基地和房产。建议政府有关部门:研究出台引导鼓励规范民宿经济、旅居产业、城乡融合发展的相关法规政策,在宅基地、房产、林地“三权分置”和经营权有偿转让方面,开辟一条阳光的、具体的、有边界的绿色通道。也可考虑成立村集体经济主导控股的“农发公司”,一手托住农民,一手牵着城里人,通过“资源整合,股份合作,连股连心”,共建共享社会主义新农村。

  关于切实保障农民土地流转权益的建议当前,我市农村的土地流转多采用“长期出租、固定租金、按年支付”的模式,业主在取得土地经营权后,大多发展休闲观光农业,个别项目面临自然风险、市场风险、技术风险、经营风险,导致企业生产经营的不确定性增大。近日,根据部分委员反映,市政协研究室深入恩阳区三河场镇青山村、九镇乡包树梁村调研土地流转项目促农增收情况,发现一些业主流转土地后,项目选择单一,产业实施存在隐患。为引导各地业主因地制宜发展优势产业,保障农民合法权益,切实增加农民收入,提出如下几点建议:一、设立流转准入条件土地流转增加了农民收入,但土地流转后,业主“圈地”现象、项目“非农化”倾向不可避免地存在,农民失去了土地使用权,随之失去的还有土地的社会保障功能,必然会对一些农民形成“挤出”效应,特别是对无一技之长且年龄较大的农民“挤出”效应更加明显。因此,乡(镇)和村两委对业主的引导、监管责任不可缺位,应对土地流转设立准入条件,进一步完善信息发布、申请交易、价格评估、前置审核、合同签订、产权变更等流转程序。在引进业主时,需对经营项目科学论证,避免品种单一、同质化竞争等现象,引导业主培育壮大农副产品精深加工等下游产业链项目,更多地促成农民就地务工,推动农业全面可持续发展。二、强化涉农保险保障农业生产受自然条件影响大,如遇较重自然灾害,对业主则可能带来毁灭性打击,导致流转人经营失败,进而影响相关农户的权益保障。建议乡(镇)和村两委及有关部门,一是加强涉农保险知识特别是农业政策性保险的宣传力度,引导业主积极参加各类涉农保险,降

  低农业经营风险;二是加大涉农保险扶持力度,充分利用保险化解业主面临的自然风险;三是保险机构要从降低投保费用、增加险种、适当提高理赔效率等方面切实提高保险服务水平、服务质量。三、建立流转退出机制由于业主与农户是按“长期出租、固定租金、按年支付”的模式签订流转合同,一旦业主出现经营困难,导致土地闲置和撂荒,不能按时支付租金,农户及村社没有必要的手段和措施督促业主履行合同。应尽快建立土地流转合同备案制度,以便各级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动态掌握土地流转情况,科学合理制定相应流转政策;建立健全土地流转保证金制度,业主在流转土地时,应按流转面积向村社集体缴纳一定金额的保证金,当业主出现经营困难不能履行合同时,村社集体可根据合同让其退出,并用保证金支付土地租金,确保农户权益;加快建立流转退出机制,当业主的经营意愿改变时,可按退出机制有序退出。关于全面推进易地扶贫搬迁拆旧复垦的建议我市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存在农户住进新居,老房未拆旧复垦的问题。究其原因:一是生产生活相关设施配套不全或布局不合理,如没有设计猪圈、牛圈等附属设施或分布在聚居点两端不方便,村民耕种的土地离新居远,生产半径大。二是村民受传统思想的制约,存在保住老宅风水和叶落归根的思想,尤其有过世后还要回老宅边土葬等观念,有抵触情绪。三是有的农户认为拆旧补助标准不高,要求提高补偿,影响拆旧建新进度。四是拆旧复垦推进合力与监督考核有待加强。按照国家易地扶贫搬迁政策要求,必须严格执行农民住房用地“一户一宅”,实现拆旧复垦,有效增加耕地面积,为此建议:

  一是科学合理布局聚居点。按照规模适度,组团式布局,宜聚则聚、宜散则散的原则布局聚居点,尊重传统习惯,保证生产生活附属设施齐全方便,同时充分考虑农民的生产生活半径,尽可能减少聚居成本。二是加大宣传解释力度。发挥乡镇主体作用,调动村两委积极性,广泛宣传拆旧复垦政策,学习借鉴拆旧复垦工作先进村的经验做法,协调纠纷矛盾,化解村民乡愁,革新思想观念,让农户认识到必须坚决执行拆旧政策,主动支持、参与拆旧。三是合理制定拆旧补助政策。县区政府要以切实维护农民利益为前提,对已制定的拆旧补助政策进行动态评估,对确实偏低且明显不适应经济发展水平的补助标准进行合理调整。是强化监督考核,形成攻坚合力。县区强化统筹协调,大力推进纠纷调解、机械拆除、人工拆除、高效复垦工作。扶贫、国土资源、财政等部门将此项工作列入重点监督检查内容,并将各乡镇易地扶贫搬迁拆旧复垦工作纳入年度绩效目标进行考核,强力推动易地扶贫搬迁拆旧复垦工作全面完成。关于推进餐厨垃圾集中回收无害化处理的建议作为国际旅游城市黄山市的中心城区,餐饮业十分发达,数百家饭店、酒楼、餐馆,加上几十所学校和机关食堂,每天都会产生大量的餐厨垃圾。据了解,这些餐厨垃圾绝大多数是被私人收走用来喂猪或提炼地沟油,部分随城市生活垃圾一起处理或直接排入下水道。因餐厨垃圾可能含有各类病体,直接喂猪不仅导致猪的肉质变差,还极

  易引起人畜共患疾疫;非法炼制地沟油可能导致地沟油重回餐桌,直接危害公众身体健康;倒入下水道或随城市生活垃圾丢弃,则容易造成管道堵塞,污染水体,滋生蝇虫,污染和破坏环境。建议:1.建立餐厨垃圾专业回收处理机构。由政府有关部门牵头,通过购买服务、ppp等形式,引进或组建专业化、规模化、一条龙的餐厨垃圾处理企业,统一集中回收餐厨垃圾。通过添加微生物发酵等技术进行无害化处理,实现资源化利用。2.出台管理办法。借鉴浙江、上海等地经验和做法,结合实际制定出台《黄山市餐厨垃圾处理管理办法》,对餐厨垃圾的收集、运输、处理和再生利用等做出规定,明确禁止使用餐厨废弃物直接喂养牲畜;对擅自将餐厨垃圾提供给规定以外的单位和个人收运、处置等行为进行处罚。3.加大扶持力度。对餐饮经营者征收餐厨垃圾处理费的同时,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对餐厨垃圾回收处理企业按餐厨垃圾回收量予以适当的补贴。关于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的建议乡村产业振兴,需要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我市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全覆盖工作中,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基础设施滞后,物流快递成本高;二是农特产品规模小,标准化、品牌化程度不高,龙头企业带动力不强;三是电商人才缺乏。运营推广、美工设计、市场分析和企业管理等方面人才普遍紧缺;四是融资制约较多。传统信贷服务难以适应电商的轻资产模式,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突出。建议:1.推进电商产业集聚发展。引进阿里、京东、苏宁等知名电商企业来我市建设电商产业园和大数据中心。坚持电商与物流产业协同发

  展,健全区县、乡镇、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可借鉴本省巢湖“三瓜公社”、浙江省丽水市遂昌“赶街”经营模式,引导农户、企业对接大的平台,实现线上线下融合发展。2.组建电子商务协会。落实电子商务产业发展规划,引导企业抱团发展,互创商机,更好地实现人才、信息、技术的共享,实现价值拓展的最大化。3.加大电子商务创新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发挥职业学校教育优势,调整丰富专业设置,提升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契合度,加快培养适合当地电商发展的实用性人才。4.电子商务进农村不搞盲目扩张。要充分考虑本地资源、资产、物流等条件,推进农特产品生产和加工规模化,塑造提升区域公共品牌形象,促进“互联网+农产品”稳健可持续发展。

篇八:社情民情范例

  

  社区社情调查报告范文

  社区,是指在城市一定区域内建筑的、具有相对独立居住环境的大片居民住宅,配有成套的生活服务设施,如商业网点、学校(幼儿园)等。以下是关于社区社情调查报告,仅供参考!社区社情调查报告范文一

  社区位于XX府以东约1公里,总户数1664户,总人口5398人,13个居民小组,居委会干部5人,现有党员36人,正式党员36人,35岁以下党员5人,60岁以上党员18人,女党员11人,高中以上学历20人,困难党员4人。社区工作用房199平方米,有一个社区老年文体队,社区有阅览室,计生服务生,进入社会化管理企业退休人员460人。

  一、基本情况

  (一)党建(“三送”)工作情况

  1、班子建设:按照中央确定基层组织建设前的整体要求,紧紧围绕“强组织,增活力,创先争优迎十八大”这一主题,全面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基层党建工作各项任务,着力解决我社区党组织建设中的突出问题,着力增强我社区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着力增强我社区党组织建设的体制机制,充分发挥我社区党组织推进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社区委员会新田有党支部一个,社区干部五人,其中女干部4人,通过换届选举,班子在上级党委的领导和指导下,努力实践科学发展观,社区干部群众团结一致,开拓进取,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使社区生活和人居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社区建设:社区积极薄弱,没有大型企业和其他集体企业,经济基础相对较差,但社区干部敢于破解难题,广泛动员社会各级力量,现已将社会的建设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受到了上级党委的一致肯定。

  3、党员发展:我支部按照《党章》的相关规定,吸收高学历,高素质的先进分子加入到党组织,2013年吸收了3名入党积极分子,年度将由支部会议讨论列为党员发展对象。

  4、民情家访:为贯彻落实市委、县委关于“送政策、送温暖、送服务”常态化、全覆盖的文件精神,县总工会领导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周密部署,紧密结合创先争优活动,在挂社区扎实开展“三送”活动,“三送”工作组干部职工,积极进区入户,深入居民家中访民情,知民意。与群众朋友零距离接触,面对面交流,了解群众的所需、所想、所思,做好《民情日记》的撰写,对收集到的民意和建议,建立民情台账,实行销号整改,限时帮助积极调处问题。目前走访农户300多户,共收集村民诉求10多件,认真做好各类台账。

  (二)社区发展情况

  近年来,社区随着政府统一规划改造,社区面貌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社区做到道路硬化整洁、下水道畅通、化粪池无满溢,无污水积面,建筑物外墙完好整洁,社区内无乱搭建、乱张贴、乱设摊点等现象。辖区单位也积极进行庭院的美化绿化,使社区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广泛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和社会安全教育,社区居民法制观念和防火、防盗、防自然灾害、防破坏意识不断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责任落实、措施有力,各种防患机制健全,治安秩序良好,无重大刑事案件和治安案件,无影响社会安定的群体性事件,无重大火灾及其他重大安全事故。不过社区由于无大型企业或其他单位经济基础相对比较落,许多建设还是要靠政府拨款。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社区干部人员配置没有达到优化。社区有5名工会干部,其中4名是女同志,社区位于我县县城的中心地带,而且社区人员复杂,这对于业务量大,工作繁多的社区来说,特别是一些高强度业务(如拆迁、防洪)关靠女同志很难完成,一方面是干部压力大,另一方面影响了工作的开展,导致工作效率和效果下降。其次社区干部年纪相对偏大,难以完成如此多的任务。

  2、社区业务繁多,负担沉重。按照法律规定社区居委会职能大概为六大方面即政策宣传、教育居民、公共服务、社会调解与管理、协助政府,表达民意,但在实际工作中,存在四多:工作指派多、检查评比多、台帐设置要求多,使社区工作繁多,这与社区干部人员配备

  不成正比,是社区负担相对沉重。

  3、社会关系错位,权小责大。社区工作包罗万象,上面千线,下面一杆针,样样工作最重要,但事实上并没有相应的行使职责的权力,权责分离现象严重,社区只是业务的“代办点”,一方面不好核定业务责任,其次在某些方面导致业务效率水平下降,呈现出社区无限任务和责任,有限权力。

  4、社区发展不平衡,经费短缺的问题。目前,除了政府下拨的社区办公经费,无其他收入来源,多数部门工作进入社区,但工作活动经费等未进入社区,社区还需要为部门工作提供必要的笔、墨、纸、电、通讯等办公经费,给社区增加了经费等负担,社区无能力承受,致使社区工作部分能做,部分因经费限制而无法做好。

  三、措施及建议

  1、安排大学生到社区任职。县委组织部门要分配安排文化水平高、素质强的大学生到社区居委会任职(如村官),优化社区人员知识和年龄结构,争取把一些有知识、有文化、工作能力强,具有开拓创新、事业心强的年轻人充实到村两委班子中去,增强社区居委会组织活力。

  2、界定职责,理顺关系。

  一是明确政府职能部门的行政管理职责,把该由自己管理的事情做好,不推给社区。

  二是分管的职能部门承担需要社区协助的职责,坚决推行社区准入制度,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权随责走,费随事转"原则,"谁办理谁受益",坚持以社区为主体,政府部门为指导的工作方法。

  三是立足社区自治管理的职责,依法管理。四是完善社区应享有的优惠政策,充分调动社区人员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和客观能动性,保证社区与政府职清责明,和谐发展。

  3、协调发展,互利共赢。

  一是加强联系,落实社区建设任务,做到组织、领导、目标、责任"四落实"。

  二是建立培训制度,提高社区干部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三是加强培育社区自治组织,增强社区自治功能,政府在人力、物力、财力及政策等方面给予倾斜,达到社区组织发展状大。

  4、多途径增加社区收入,保障社区开展工作的经费。部门工作进社区必须费随事转,权随责走,同时可否将城市部分公共设施场所的经营权或者管理权交由社区;将一部分税务部门不好收的,面宽量小的税收项目,交由社区代收,从中返还工作经费,既可增加社区收入,解决社区就业压力,又可缓解财政对社区建设的压力。

  社区社情调查报告范文二

  XX总面积约1.8平方公里。辖区居民1690户,6598人,分6个区12个小组,单位17个,党员36人,低保22户,40人,城市困难边缘户21户,残疾人员6人,两参人员1人,1个农贸市场。有一个社区文体队,该区地势平坦,交通便利,区内机关、企事业单位较多,内有麦饭石大厦、迎宾馆等综合服务场所,城市居民居住集中。

  一、基本情况

  (一)党建工作基本情况

  社区建立了党支部例会制度、党课制度、民主生活会制度、流动党员管理制度、党员学习制度、党费收缴及管理制度、党员发展制度、社区党建联席会制度,党员大会、支委会、党小组会、党课、党员民主生活会等活动开展正常。

  一是发挥党建在社区建设中的龙头作用,以党员居住区域或行业等为特征设立党小组,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分层开展活动,为全面推进社区建设奠定了坚强的组织基础。

  二是围绕居委会任期目标、年度工作目标及社区干部的工作目标为承诺内容,支部书记向党委和党员群众做出承诺,党员向支部承诺;自觉接受群众评议和监督,推动支部工作的"开展。

  三是积极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发展提升年”、送政策、送温暖、送服务”、“治庸、治懒、治散”活动,强化了党员党性观念,充分发挥党员在服务群众、遵纪守法、勤劳致富,维护群众利益、化解社会矛盾、热心公益事业、积极参与社区建设和社区服务活动方面的作用,组织号召广大党员在支持社区工作、创业致富、服务群众、弘扬正气、促进和谐上做表率。

  四是围绕构建文明和谐社区,党支部在推动科学发展、为民办好事实事、维护社会稳定、抓班子带队伍上积极创先争优,积极帮助社区困难群众解决生活困难、提供就业帮助,努力推进建设文明社区、平安社区、和谐社区建设。五是充分发挥离退休党员思想政治觉悟高、关心公益事业、具有较大社会影响力的作用,为社区各项事业建设发挥余热,让他们老有所乐、老有所学、老有所为。

  (二)“三送”工作情况

  县人大机关“三送”工作队按照县委“送政策、送温暖、送服务”工作全覆盖常态化的要求,组织机关全体“三送”干部深入社区宣传政策,调查研究,通过重点约访、入户走访等形式了解社情民意,收集意见建议,目前共收集要求解决生活保障和城市道路等基层群众意见、要求20条;通过深入社区,有重点、有针对性地排查矛盾纠纷和不稳定因素,截止目前共排查企业改制等矛盾信访问题6个,现场解决2个;帮助解决生活中面临的实际困难和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目前,已帮助解决群众实际困难10件,为群众办好事实事9件,有力地解决了一批群众关心关注的实际问题。

  (三)社会治安情况

  社区近几年来,充分调动发挥社区各方面的力量,大力加强治安防范,健全治安网络,着力排查、调处矛盾纠纷,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将矛盾化解在基层,消灭在萌芽状态,维护了社区大局的稳定。加强了对重点人员的管理,社区居委会在派出所的配合下,对出租房屋进行了认真核查,登记造册,推行了房主责任制,明确了居委会和租房主的责任。社区干部经常深入帮教对象家中,掌握他们的思想、工作、生活情况,巩固了帮教成果。尽管社区群众基础较好,但由于管辖范围内出租房屋多、流动人口较多、进城务工人员较多、农村居民买房迁入人口较多、菜市场等经营场所人口密集,治安管理难度加大,不稳定因素和治安防范工作仍然存在,上访事件时有发生。

  二、社区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1、社区无办公场所,正常工作难以开展。社区目前没有自己的办公用房,现在还在租镇财政所的房屋办公,影响工作的开展。

  2、社区干部力量薄弱,社区服务虚于应付。由于社区区域大、人口多、服务对象多,事务杂,社区干部年龄较大,学历较低,社区干部难于适应目前的工作要求。

  3、经费投入严重不足,社区工作运转困难。该社区5名工作人员工资发放、办公费单纯依靠县财政转移支付补助,社区没有其它正常工作经费,社区办公条件差、社区干部待遇低,开展工作经费严重不足,工作运转困难。

  4.小区新增人口较多,社区管理难度加大。社区新增许多小区,大部分人都居住在小区,但户口大都在乡下,不愿落户县城,由于对所住户情况的不了解,加上物业管理职能发挥不够,影响社区干部的工作开展。

  三、推进社区建设和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1、要从维护城市社会政治稳定、促进城市文明建设的高度,充分认识推进城市社区建设工作的重大意义,增强加快社区建设的紧迫感和使命感,健全社区管理服务体制和工作机制。

  2、大力宣传相关政策,利用组织开展群体活动等形式,引导社区居民增强主体意识,自觉配合社区管理工作。及时到社区登记家庭成员、居住地异动情况。

  3、加大投入,改善社区办公条件,落实经费,切实解决落实社区无办公场所和社区干部待遇低的问题。

推荐访问:社情民情范例 民情 范例 社情


[2023社情民情范例(8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