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秘120网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论文参考文献(7篇)

时间:2023-05-05 14:20:04  来源:网友投稿

篇一:手中有粮心中不慌论文参考文献

  

  手中有粮,心里不慌发表时间:2011-06-17T10:10:35.093Z来源:《教育学文摘》2011年9月上供稿

  作者:

  郑

  娟[导读]因坚守内心的底线,他让自己走向了永生,给九州百姓的精神领域,竖起了一根擎天玉柱。◆

  郑

  娟

  山东省淄博市沂源县沂源一中

  25610教学几载,感慨颇多。越来越感觉到作文在语文教学中的分量,作文在考试中的重要。经常教育学生:“手中有粮,心里不慌。”只要有材料,心中有素材,不愁作文,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怕的就是“无米”、“无粮”。如何让自己充实起来、自信起来,我现在将自己几点做法跟大家交流一下。

  首先,要抓住课本。

  平时我们的文章里就有很多很好的作文素材,比如说我们课本里的人物:贝多芬、司马迁、苏武、李密、李冰、王羲之、屈原、刘邦、项羽、曹操、文天祥、王勃、梁思成、华盛顿、马丁路德金……如果每学一课,把里面相关的人物提炼成合适的作文素材,就会是一本厚厚的作文素材库。

  我是这样做的,在学习《华盛顿的选择》时,让大家熟读课文,清楚的理解华盛顿的几次选择,并且摘录课本中的有用信息,“这个时候战功赫赫的华盛顿无疑是举国上下最有威望的人,但他谢绝了黄袍加身的提议,功成身退,平静地回到自己的庄园,过起独立战争以前的生活”。等。然后整理成片段:例如以“担当”为话题,有同学这样写:

  美国第一任总统华盛顿在国家分裂时,毅然地担当起争取国家独立的责任,从创建第一支军队到最后建立共和国,给了美国人民一个安定的国家。在他归隐庄园后,当他得知美国还需要他时,他又毅然复出,担当起服务人民的责任,主持修订了第一部宪法,给了美国人民一片可靠的土地。他在历史的舞台上,绽放了光辉的人生

  学习《文天祥千秋祭》时,抓文章中直接表现其精神的词语句子,例如:

  “终其一生,他没能、也无法延续赵宋王朝的社稷。他就在47岁那年化作啼鹃去了。当他死时,不,当他走向永生,九州百姓的精神疆域,陡的竖起了又一根立柱,虽共工也触不倒的擎天玉柱”。

  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将其精神凝练成文,提炼成现成的作文素材。例如以“底线”为话题,有同学这样写到:

  一代忠良,宁死不屈。一个永恒的如钻石般璀璨的人物,曾在狭小的土牢里,达到了生命的巅峰。他本可以凭着自己的雄健笔力在新朝得到高官厚禄,只要他的腰稍微一弯,无尽的荣华富贵便滚滚而来。但文天祥却始终坚守自己的底线:忠于国家,忠于人民。面对无数次的诱降,他岿然不动,只留给劝降者一个冷冰冰的“后背”。因坚守内心的底线,他让自己走向了永生,给九州百姓的精神领域,竖起了一根擎天玉柱。

  在学习《都江堰》时,将李冰的事迹提炼为作文素材。例如:

  四川有幸,中国有幸。都江堰边伫立的身影永远定格。为你赢得了千年不变的尊严,你用手中的长锸勾勒出大地的血脉,用背后的艰辛支撑起万顷良田。

  你将自己凝成都江堰,你千年不变的英魂伴着江涛的轰鸣,发出响彻苍穹的呐喊。

  ……

  只要大家有这样的习惯,每篇文章中的人物都能将其和作文联系起来,有意的提炼加工,多动笔,相信在学习了课本的同时,会有更大的收获。同时,我一直强调这种方法,慢慢地,学生自觉性也高了,学习课本的积极性也提高了,我觉得真是一举多得,那我们为什么何乐而不为呢?

  其次,要关注现实,关心当下。

  比如说汶川地震中涌现出来的感人事迹,都可以作为很好的素材。例如,我曾让学生写过一篇以“担当”为话题的作文,全篇的例子要求都是现实中的,有的同学做得很好,他是这样写的:

  ①温家宝总理辗转震中,让中国不“哭”

  下着雨,这个66岁的老人,头发肩膀都是湿的,66岁了,他本可在北京坐镇指挥。但地震后,不到7个小时,他的脚印就落在了灾情最严重的角落。大雨与泪水,冲刷着人心。但心中却充满了温暖,这位老人让我们感动、流泪。

  在余震不断,灾情最严重,灾民最困难的地方,温总理担当起“让中国不‘哭’”的重任。

  ②有“北大才女”之称的她,是《东方时空》的主持人。也是著名的节目主持人。

  虽当地余震不断,但张泉灵仍坚持在第一线,坚持在最危险的地方进行报道。正是有了数不清的“张泉灵”们,祖国人民才能及时了解到灾区人们的情况。危难时分,她担当起“向观众发回最新消息”的重任。

  我觉得这个同学就用的很好,把自己熟悉的例子用到作文中,很灵活也很自然。

  当然,说到关心现实,例子就太多了,这就希望同学们能有一双善于发现、善于观察的眼睛,说白了,素材俯拾皆是,只要你有心。

  ……

  高中三年说快也快,时间短任务多。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更多的东西,这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那我们除了给他们现成的知识外,还要帮他们养成很好的习惯,勤动手、多观察。只有这样他们才能真正的做到“手中有粮,心里不慌”。

篇二:手中有粮心中不慌论文参考文献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中储粮征文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粮食问题是人生存的根本问题,现如今,我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生活条件也日益改善,但是粮食安全仍然是最重要的问题。

  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先要发展,而粮食安全是社会稳定与发展的基本前提。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得人口大国,解决好吃饭问题永远是头等大事。现阶段,我国粮食问题不仅深刻反映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本质特征,而且直接关系到城乡统筹发展、社会和谐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全局。同时,我国面临着粮食生产资源不断减少、粮食供应存在结构性短缺、贫困人口数量任然巨大等严峻挑战。

  为了解决我国粮食安全问题,我们应该保持一定面积的有效耕地。维护粮食安全,必须致カ于保护耕地,尤其是基本农田。土地管理部门要切实履行起国土管理的职责,加大监管力度,加强执法检查,对一切乱战乱用耕地的行为坚决采取果断措施予以制止。俗话说:“谷贱伤农。”目前,由于各种税费成本过高,重量无利可图,农民种粮积极性下降。要提高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各级政府应继续加大对农业的投入,进一步减轻粮农负担,增加他们的收入,积极引入市场

  机制,推行粮食竞购竞销,鼓励粮食生产企业与农户签订量是订单,保证农民的粮食有销路。

  作为个人对于职业的选择也不应该仅仅局限于办公室等地方,而应该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尽可能的选择科学种植,提高农作物产量,为国家的粮食安全尽自己的一份力!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中,国家安全有保障

  !

篇三:手中有粮心中不慌论文参考文献

  

  2020大学生形势与政策论文2000字

  2020大学生形势与政策论文2000字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当前大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重要渠道。小编在此整理了20xx大学生形势与政策论文20xx字,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20xx大学生形势与政策论文20xx字篇1【摘要】

  “三农”作为一个概念是由经济学家温铁军博士于1996年正式提出。20xx年初,湖北省监利县棋盘乡党委书记李昌平给朱镕基写信提出“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以及出版《我向说实话》后,“三农”问题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反响。20xx年“三农”问题的提法写入文件,正式成为我国理论界和政府决策层引用的术语。中共中央于20xx年正式将“三农”问题写入中。

  中国有9亿农民,占中国人口的9/13。所以说,“三农”问题,是一个关系十三亿人口大国的经济社会国计民生的大问题。

  【关键词】

  三农,农业,农村,农民

  【正文】

  一、农业问题

  第一、关于增加农业投入。

  增加农业投入这个政策在计划经济时代是有效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值得重新讨论。这个政策安排的出发点,仍然是把当前复杂的农村体制矛盾问题看作是农业生产问题。从80年代后期以来在农村政策的思路问题上,对所谓加强“农业投入”就长期存在不同意见。因为,在小农经济条件下这个政策瞄准的目标并不是合适的。并且,客观上导致从90年代以来,农业的成本每年上涨10%,农业主产品生产的真实成本、亦即“地板价格”,长期在高于国际市场价格的“天花板价格”上运行.第二、提高农业科技含量。

  从目前情况看,有很多地方包括农业部科技司都说农业增加值中科技进步的贡献超过40%,也就是说农业增产主要是科技投入的结果。人们都认为这是值得高度肯定的。但另一方面,农业人均产值、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民人均收入并不同步增加,科技投入与农业产出的关系似乎并不对应为正值。我们知道科技投入也意味着服务成本,最近三年的服务成本每年上涨超过9%。所以,近几年农民收入下降,一定程度上和服务成本上涨有直接关系。

  二、农村的真问题在哪里?根据一项直接入户调查的数据表明,最近三年,无论东部、西部还是中部,所有家庭经济条件下的农业资金和劳动力的投入产出已经是负值。东部因为是资本密集地区,一部分转移收益相对维持了农村稳定,而中西部地区没有这种条件,出现大量的农民撂荒,实际上意

  味着农民破产。所以,最近才有各种反映,无论是社会学界的陆学义老先生、还是湖北的镇党委书记,都指出“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从经济学角度看,危险就在于农业投入产出多年为负值。所以我从1998年就发表文章说农业到了不可维持、农村经济到了不可持续的地步。而我们现在的某些政策似乎在加剧这种不可维持的问题。

  从现行政策比较看,90年代中期以后农民收入连续出现4年的增长速度下降,所对应采取的政策,几乎与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国农村出现黄金增长并且拉动国民经济增长那段政策如出一辙,政策手段真的是一样的,唯独结果相反。

  1979—1982年,国家出台了连续调整农产品价格的政策,农业主产品价格调整幅度上涨了49%,同期大规模推行家庭承包责任制接着落实20xx年不变。这两项政策在90年代中期重演,从1994—1996年,也是连续3年农业基本产品价格上调105%,比上次增加了一倍;同期我们大规模落实30年不变的家庭承包责任制。那次价格调整和体制调整双管齐下,造成了农村经济的高速增长,而这次双管齐下造成的结果如何?我怎么想慎重也找不到合适的词来描绘这种现象。总之,同样的政策手段在不同的时代使用,效果的差别是比较明显的。

  三、如何解决三农问题

  一、城镇化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发展部副主任徐宏源认为要解决“三农”问题,最根本的出路在于城镇化,创造有效的就业岗位,把劳动力转移到制造业和服务业上,最关键就是要提高制造业的效益。从国外的发展历程来看,都是通过实现现代化来带动城市化,最后解决农村问题。

  徐宏源还指出,对于现在各大城市实行放开城镇户口的户籍改革,只是治标不治本的做法。城镇户口放开以后,农民只不过是从农村潜在的失业人员变成了城市流民,反而对社会造成了更大的危害。印度和墨西哥都有这样的先例。治标也很重要,但从长期来看,还是要治本。国民待遇相对城市居民而言,农民在政治权利和经济待遇上都截然不同,一个农村居民无论是刚出生还是年过百岁都得交纳税费。另外在义务教育的权利、社会保险、医疗等一系列权利的落实上也有待完善。

  二、减税

  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指出,我国的农业税、特产税加在一起大约400亿元,而我国一年有1万亿元左右的税收,完全可以免掉几百亿的农业税。农村费改税的问题,以后主要要靠完善制度来保证,农民减负涉及的农村教育、政府经费问题也要妥善解决。

  厉以宁还认为,增加农民收入,首先应该是政府加大投资。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良种基地的建设;二是农田水利的投入;三是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四是对农民的技术培养。其次是要发展优势产业,如蔬菜、水果、花卉、茶叶、中药材、养殖等。各地可以积极推行“公司+农户”的模式,农民按订单安心生产,公司负责销售。

  三、政府措施

  国务院朱镕基在3月5日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坚持把加强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政府下了很大功夫:一是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二是深化粮棉流通体制改革。三是进行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四是增加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五是加强农村扶贫开发。六是引导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

  另外,中国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著名的史学家许倬云先生认为,解决三农问题,不应该让大量的农民进城,而应该将农产品加工厂放到农村去,让农产品附加值留在农村,要让农村有更多的力量来解决教育和福利的问题。

  他认为,解决“三农”问题,当仍从中国传统农业经济的特色中寻求答案。虽然汉代农业已是遥远的过去,古为今用,汉代农业发展的各项特征,仍可为今人之借鉴。第一,公私单位应该为农业提供现代的科技,使农业生产得生物科技之赐,致力发展有价值的经济作物。第二,费孝通先生当年提出的乡土重建的方案,在于农业为工业配套。近年来,大陆农村也不断尝试建立农村工业,然而绩效未彰。第三,公私有企业及学术单位,均须不断提供市场资讯作为农民决策的依据,应使农民不致有“赚一次,亏三年”的痛苦。第四,国家必须注意建设农村交通设施及建立供销网络,使农产品迅速进入市场。这也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近些年,国家对三农问题越来越重视,相信在党的领导下,农村会越来越好,农民生活也会更加幸福,中国也会由农业大国转变成农业强国。

  四、解决“三农”问题的意义

  首先,解决好“三农”问题,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迫切需要。民以食为天,吃饭是生存的第一需要。手里有粮,心中不慌。吃饭没有保障,一切都无从谈起。解决中国人民的吃饭问题基本能够保证,但从长远发展来看,仍存在着许多不容忽视的困难和问题。中国人口基数太大,而且还在增加。随着人口的增长,对粮食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与此同时,中国人均可耕地面积还在不断减少。任何时候,中国人民的饭碗只能端在自己手里,中国人必须养活自己。“三农”问题不解决好,国家的粮食安全就没有保证。

  其次,解决好“三农”问题,是确保社会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迫切需要。在中国,如果没有2/3以上农村人口的稳定,就没有整个国家的稳定;如果没有农民对社会稳定的大力支持,整个社会的稳定只能是空中楼阁。如果农业、农村、农民问题长期得不到有效解决,势必直接影响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只有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

  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保证广大农民安居乐业,农村社会稳定才能有坚实的基础,国家的长治久安也才能有可靠的保障。

  最后,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需要。党的xx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惠及十几亿人口的目标。对照这个目标,最大的差距在农村;实现这个目标,最繁重、最艰巨的任务在农村。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可以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在农村,希望也在农村。

  【参考文献】

  《农业社会学》

  朱启臻

  著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xx《我向说实话》

  李昌平

  著

  陕西人民出版社,20xx《农业农村改革发展三十年》

  孙政才

  主编

  中国农业出版社,20xx《农业经济》

  中国人民大学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社,1981-20xx《农业的政治经济分析》

  何增科,周凡

  主编

  重庆出版社,20xx《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实践》冯海发

  著

  新华出版社,20xx《农业循环经济模式与途径》

  叶堂林

  著

  新华出版社,20xx20xx大学生形势与政策论文20xx字篇2论文摘要:回首“”辉煌成就,令人倍感欢欣鼓舞;展望“”规划,未来五年人民生活将更幸福。中国经济走过波澜起伏的5年交出了令人满意的成绩单,也圆满的贯彻落实了科学发展观,为创建和谐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论文关键词:

  国际金融危机

  科学发展观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初期宏观调控表现的是“有保有控”的特点。中央政府一方面推出包括土地、金融、市场准入等方面政策的组合拳,加快结构调整,防止经济增长过热;另一方面,通过出台减免农业税等一系列惠农政策,着力加强农业等国民经济中的薄弱环节。在开局之时,我们收获了两个好年景。20xx年国民经济实现了高增长与低通胀的理想搭配;20xx年虽然通胀问题逐渐凸显,但国民经济仍延续了平稳增长的好势头,财政收入、企业收入、城乡居民收入齐头并

  进,都收获满满。

  正当国民经济开始步入又好又快轨道时,突然袭来的国际金融危机又打乱了中国发展的步伐和节奏。

  前所未见的困难,前所未见的挑战,前所未见的精彩!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惊涛骇浪,党中央、国务院“变压力为动力、化挑战为机遇,连连出手,果敢应对。领先于其他国家,中国率先推出了力度最大的刺激经济的一揽子计划,速度之快,规模之大,配套之全,前所未有。出手快,出拳重,中国经济一路下滑的势头被止住,从20xx年一季度的6.1%,逐季回升到年末的近9%,画出一个精彩的“V”形走势。最难能可贵的是,在“保八”之战中,结构调整也未松弦。4万亿元的投资重点锁定经济发展薄弱环节,锁定民生相关的领域,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也相继推出。

  从20xx年到20xx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实际增长11.4%,比“十五”时期年平均增速快1.6个百分点。今年上半年,又保持了11.1%的增长。与此同时,节能减排也在稳步推进。与20xx年相比,20xx年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累计分别下降9.66%和13.14%,“”二氧化硫减排目标提前一年实现,化学需氧量减排目标提前半年实现。“”前4年,全国万元GDP能耗累计下降15.61%,年均降幅为4.15%。

  前不久,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在总结和介绍“”期间节能减排情况时表示,为实现“”目标,我国在结构节能方面,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在第二产业中,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使产业内部结构进一步优化;在淘汰落后产能方面,“”前四年,我国共淘汰小火电机组6000多万千瓦,淘汰落后炼铁产能8712万吨、炼钢产能6038万吨、水泥产能2.14亿吨。

  事实上,中国作为发展中的传统工业国家、“世界加工工厂”,一度消耗着世界上40%左右的煤炭、50%左右的水泥、60%左右的钢铁和70%左右的油气,单位GDP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5倍以上。尽管节能减排、治污降耗、淘汰落后已成为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但五年内实现“单位GDP能耗降低20%,依然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为此,中央在此期间投资20xx多亿元用于节能环保工程,进行

  节能减排技术改造。而这些投入只占全国节能环保总投资的10%至15%。

  在中央和各级政府的共同努力下,我国节能减排取得积极进展,能源利用效率明显提高。“”前四年,在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3.5%的基础上,规模以上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20.76%,累计实现节能量5.3亿吨标准煤。与此同时,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下降9.66%,二氧化硫排放总量下降13.14%,为实现全国完成单位GDP能耗及主要污染物排放下降目标奠定了重要基础。

  从目前情况看,“四项指标中后三个到年底经过努力都能实现,但完成单位GDP能耗降低20%左右的目标,还面临很多困难和挑战”,解振华说。但他同时表示,“一定会努力完成节能减排目标”。

  回望“”,人们不难发现,在不断推进的各项经济、社会与政治改革等方面,无不闪耀着“民生”二字。

  “农村改革使广大农民普遍受益,基本公共服务改革也有重大突破,民生建设得到各级政府前所未有的重视,因此,‘’也被誉为‘民生五年’。”中国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在谈到“”期间各项改革措施取得的成果时说。

  改善民生是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也是经济增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一理念在“”期间每一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都越来越充分地得以体现——20xx年,我国全面取消农业税,广大农民从此走上减负增收的致富之路;同年,中央财政拿出1859亿元投向困难群体。此后,用于民生的财政支出逐年递增,20xx年突破万亿元,20xx年更是超出1.6万亿元。与此同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从20xx年起覆盖到了全国全部有农业人口的县(市、区),提前完成“”规划目标。此外,“”期间,国家重点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新医改方案惠及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已覆盖全国92%以上的人口。

  国家把越来越多的财力用于改善人民生活的交通、教育、医疗以及社会保障等领域,越来越多的贫困地区、偏远地区老百姓的生活状况得到改善。20xx—20xx年,城镇和农村居民

  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实际增长分别为10.2%和8.3%。

  从“十五”迈进“”的门槛时,我们不仅对中国发展的前景充满信心,更对发展的道路充满期待。因为,我们站在了科学发展的新起点上。

  “”规划是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重大战略思想后编制的第一个五年规划。“”的五年,是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的五年,是在科学发展观指引下战胜重重困难奋力前行的五年。走过五年,我们科学发展的方向更加明确,步履更加坚定。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我们迎接最大考验。我们要发展,我们更要科学地发展。带着这样的理念走进“”,迎接我们的是超乎想象的一系列严峻考验。

  如今,在各大中城市以及部分农村,汽车已经快步走进家庭,电脑、手机的普及率也在不断提高,人们对精神文化娱乐的需求日益增长。数据表明,我国私人汽车拥有量从20xx年的2333万辆,增加到20xx年的4575万辆;移动电话用户从20xx年末的4.6106亿户增加到20xx年末的7.4721亿户,今年上半年更突破了8亿户。与此同时,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由20xx年的36.7%下降到20xx年的36.5%,农村居民家庭由20xx年的45.5%下降到41.0%。这一切都表明,广大人民群众在收入不断增加的同时,生活质量也日益提高。波谲云诡,跌宕起伏,艰苦卓绝,而又成就斐然,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将是令人难以忘怀的5年。它为即将到来的“”乃至今后更长时期的经济社会发展,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物质和精神财富。

  参考文献:

  [1]促进“”时期区域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人民日报

  人民日报出版社。

  [2]“”规划:关键时期的宏伟发展蓝图;人民日报

  人民日报出版社。

  [3]为和谐社会提供重要保障(辉煌·20xx-20xx);人民日报

  人民日报出版社。

篇四:手中有粮心中不慌论文参考文献

  

  “手有余粮,心里不慌”意思是指积存粮食备荒是头等大事。出自沈毓生《新起点》一:“俗话说:手中有粮,心里不慌。所以,尽管我们现在存粮很多,还必须大力抓粮食生产。”

  “手有余粮,心里不慌”造句:

  1、如今,村里家家户手有余粮,心里不慌,村级道路通畅,温室大棚发展很快,人们搞舍饲圈养的热情高涨。

  2、其三各家虽不富裕,但手有余粮,心里不慌,其四是民风淳朴,没有好凶斗狠,无理无法之徒。

  3、除了家家户户手有余粮,心里不慌,这些年村里的人均收入仅农牧业这一块就达到了1500多元。

篇五:手中有粮心中不慌论文参考文献

  

  FOCUS关注“十四五”:手中有粮心不慌李慧

  文“十四五”规划《纲要》把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在4月2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粮食和物资作为约束性指标,对粮食安全作出系统谋划和全面部署。当前我国粮食安全形势如何?在外部环境发生深刻变化的复杂形势下,“十四五”时期如何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梁彦介绍,我国粮食生产已经实现“十七连丰”,全国粮食总产量连续6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口粮完全自给。储备局副局长梁彦,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规划建设司司长、新闻发言人钱毅,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粮食储备司司长、新闻发言人秦玉云就“十四五”时期粮食和物资储备热点问题进行了解析。IFOODINDUSTRYI23关注FOCUS人均高于国际标准“从中国的粮食安全形势来看,我国的粮食安全形势是好的,粮食安全是有保障的。”梁彦指出,粮食安全形势好,主要体现在产量高、供应稳、储备足。梁彦介绍,我国粮食生产已经实现“十七连丰”,全国粮食总产量连续6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口粮完全自给。同时,人均粮食占有量470公斤以上,远远高出国际400公斤的平均水平。“多年来,我们粮食市场供应充裕、不脱销、不断档,即使在疫情最严重时,粮食市场供应也是货足价稳,百姓米面无忧。”梁彦说,我国粮食库存储备数量充足,稻谷、小麦库存量能够满足一年以上的市场消费需求,36个大中城市米面成品粮有15天以上的市场需求量储备。“十四五”规划纲要对保障粮食安全作出全面部署,首次将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作为安全保障类约束性指标,把实施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在强化国家经济安全保障专章作了专节规定,并从粮食的产、购、储、加、销体系的各个环节提出总体安排。“我们将在各环节加强粮食安全的保障措施,使中国人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梁彦表示,将强化粮食生产安全,确保粮食产量继续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强化储备安全,发挥“压舱石”作用;强化流通安全,畅通24IFOODINDUSTRYI我国实施优质粮食工程,通过产、购、储、加、销联动推进现代化粮食产业体系建设,以粮食产业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粮食产购储加销各个环节;强化将坚持“突出重点、优化指标、强产业支撑,提升粮食整体产业上化导向、注重实效”的原则,完善的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强化设施方案,较真碰硬,更好发挥考核建设,夯实粮食安全保障基础。“指挥棒”作用。“粮食安全将实行党政同责,目前有关部门正在认真研究制实施“优质粮食工程”定有关政策措施建议,把粮食安全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党政同责要求,贯彻到强化落实粮消费者对粮食品质有了更高要食安全省长责任制考核中去。”秦求。为此,我国实施优质粮食工玉云指出,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程,通过产、购、储、加、销联

  动推进现代化粮食产业体系建设,以粮食产业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梁彦介绍,2017年“优质粮食工程”实施以来,中央财政累计投入215亿元,带动地方投入600多亿元,建成4000多个粮食产后服务中心,为农民提供粮食产后的烘干、清理、储存、加工、销售等专业化服务;建成1500多个粮食质量安全检测机构,从源头守住舌尖上的安全;形成山西小米、吉林大米、齐鲁粮油、川府菜油及广西香米等区域性好粮油品牌,培育了一批优质粮食生产骨干企业。梁彦介绍,“十四五”时钱毅指出,在粮食收储环节,要继续推进农户科学储粮、完善粮食产后服务体系,提升粮食清理、干燥、销售等服务水平。期,优质粮食工程将开展“六大行动”:一是粮食绿色仓储提升行动,实现政府储备粮食的绿色仓储全覆盖;二是粮食品种品质品牌提升行动,健全粮食标准体系,推动粮食标准化生产,推动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三是粮食质量追溯提升行动,提高粮食安全检验监测能力,建立好粮油的产品追溯体系;四是粮食机械装备提升行动,整体提升粮食加工机械化的装备水平;五是粮食应急保障能力提升行动,建设一批粮食应急保障中心,完善配送供应网络,实现平时储得好、管得住,关键时候能够调得快、用得上;六是粮食节约减损和健康消费提升行动。开发节粮减损技术确保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依赖的是从田间到餐桌的粮食全产业链,其中既包括基于要素投入、实现粮食稳产高产的“有形粮田”,也包括基于技术进步、打造节粮减损的“无形粮田”。“节粮减损是一个系统工FOODINDUSTRYIFOCUS程,‘十四五’时期将坚持‘全链条管控,统筹推进节粮减损和健康消费’,开展粮食节约减损健康消费提升行动,实施全产业链节粮减损。”钱毅表示。钱毅介绍,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已于去年9月印发了《关于创新举措加大力度进一步做好粮食节粮减损工作的通知》,目前正在制定开展粮食节约减损健康消费提升行动的指导意见,完善顶层设计。钱毅指出,在粮食收储环节,要继续推进农户科学储粮、完善粮食产后服务体系,提升粮食清理、干燥、销售等服务水平。在粮食仓储环节,要提升仓储设施功能,推广绿色低温储粮技术,实行粮食分品种分等分仓储存。在粮食物流环节,要提高原粮的散储、散运、散装、散卸程度,发展粮食多式联运。在粮食加工环节,要以适度加工为突破口,开展全谷物食品研发,降低加工损耗和营养的流失。在粮食综合利用方面,要发展粮食循环经济,加强粮食加工副产品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要强化节粮减损法治保障和科技支撑。”钱毅指出,“十四五”时期将陆续制定节粮减损有关标准和配套制度,强化依法管粮、依法节粮。同时,将积极开展粮食储藏、物流、加工等领域减损技术和装备研发,强化成果推广运用,通过技术创新实现高效减损。IFOODINDUSTRYI25

篇六:手中有粮心中不慌论文参考文献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什么意思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指粮食是民生的根本,手中有了粮食,民心自然安定。释义指粮食是民生的根本,手中有了粮食,民心自然安定。

  毛泽东四言诗《手里有粮》:“手里有粮,心里不慌,脚踏实地,喜气洋洋。”

  “手里有粮,心中不慌”意思是粮食是民生的根本,手中有了粮食,民心自然安定。

  但经过多年的品味,渐渐对于“手里有粮,心中不慌”有了更多的认识。

  其一:

  无论是对于谁,需求的层次有高有低,但如果没有低的,那高的就无法支撑,也就会轰然倒塌。根本的东西往往朴实无华,但在危险或极端的时候,才凸显其作用。

  其二:

  对于我们每个人、组织或国家,哪些是必要项哪些是可要项要分清。必要项不能只评估经济利益,需要考虑的更多。为表面上,在某些维度上追求极致,而放弃关键的根本,那就是本末倒置、舍本逐末。

  其三:

  粮,可为狭义之粮,也可为广义之粮。把关键的东西把握在自—1—

  己手上,说话干事才有力气、有力量,也才有人会听、会支持、会配合。

篇七:手中有粮心中不慌论文参考文献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只有用自己的手攥紧中国种子,才能端稳中国饭碗,才能实现粮食安全。应对大战大考,中国粮库充足,手中有粮,老百姓心中才能不慌,这“大国粮仓”里装着的正是满满的大国底气与自信。年轻干部作为储备部队,要及时补充自己的“米袋子”,做到“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汲取“拔节向上”的养分,培育自身“精神食粮”。种子向下扎根,换来向上生长,迎来枝繁叶茂。年轻干部犹如一颗颗稚嫩的种子,如果浮在面上下不去、摁到土里蹲不实,往往就会蔫苗长偏,只有把根牢牢地扎下去,才能获得丰厚的滋养。要加强实践锻炼,坚持眼睛向下,俯下身子,经常性深入基层,将身影淹没在群众中,多讲一些“土味情话”,多沾一些“泥土气息”,在“身入”“心至”的过程中站稳脚跟,打牢向上生长的成长根基,为“拔苗抽穗”打好基础。

  练就“刚中带柔”的身板,储备自身“能力食粮”。缺少“能力粮”会导致“本领匮乏”从而引发“本领恐慌”。年轻干部要想充足自身“能力食粮”,就要脚踩黄土勤练功。艰辛知人生,实践长才干。当前正值乡村振兴战略、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年轻干部要在这伟大的干事创业的好时代沉下去“成大器”,奋斗在抗疫一线、奔赴在乡村振兴主战场,把实践历练作为洗礼、补课、充电的提升过程,心向下沉、脚向下走、力向下使,真正做到人在事上练,刀在石上磨。

  提升“舍我其谁”的格调,汇聚自身“担当食粮”。有多大的担当才能干多大的事业,尽多大责任才会有多大成就。年轻干部要本着对工作、对事业负责的态度,在抓落实、促发展的实效中履职尽责,认认真真把本职工作做到极致,把平凡工作做出亮点,切忌好高骛远、纸上谈兵。要充

  分发挥专业优势,把全部的心思、精力都投入进来,提高斗争本领,不怕做“热锅上的蚂蚁”,敢于接“烫手的山芋”。

推荐访问:手中有粮心中不慌论文参考文献 中有 参考文献 不慌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论文参考文献(7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