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秘120网    > 专题范文 > 作文范文 >

榜样5央视专题节目观后感作文7篇

时间:2022-04-12 08:14:12  来源:网友投稿

榜样5央视专题节目观后感作文7篇

榜样5央视专题节目观后感作文篇1

1992年底,新上任的乡长商顺模十分奇怪,为何草王坝村一半以上的户数姓徐,这么多年却选择一个姓黄的人做支书?

“是公心!”每每谈起老支书,70多岁的老党员徐开伦都竖起大拇指。“对他来说,公家的事怎么硬都行,自家的事怎么软都成。”遵义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吴刚平跟黄大发打过几次交道。

计划经济时代,农民头上压着粮、油、烟、猪、人五大指标。“乡、村干部为了完成任务到农户家里牵牛牵猪、揭瓦拆房比较普遍,黄大发不肯这么干,在乡里是有名的‘刺头’,敢对我和书记拍桌子。”商顺模说。

修渠那几年,车子拉来的水泥堆得像山一样高,车厢里洒落一丁点,黄大发都要清扫入库。有一次老伴儿扫了多半碗水泥,想着补补家里破损的灶台,黄大发一把拉住。“那是我第一次看见父亲对母亲急吼。”二儿子黄彬权说。

“那时候买炸药水泥,过他手的钱有二十来万,硬是没出过一分差错。”往事历历在目,村里的老会计杨春有拍着手说,“抠啊,他真的是抠得很。”修渠时工地上天天要钱付账,三天两头俩人就往镇财政所跑。住,3块钱一晚的旅社;吃,就将就一碗饭,不然就一块泡粑。

“沟是我修的,我放心不下,随时都牵挂着。”时光逝去,但初心不变、本色不改,退职后黄大发仍然带领村民修沟补渠。“只要是黄支书带头决定的事情,我们二话不说就跟着干。” 一呼百应,村民们将渠取名为“大发渠”。

2014年10月,照习俗,黄大发提前一年过八十大寿。问他有什么愿望,他说:“活了80岁,最远的地方就去过遵义市,我想有生之年去省城看看。”

去省城的当天,黄大发和妻子特地穿了一身新衣服,帽子洗得一尘不染。陪同的乡干部徐飞还没到,老两口就早早等在路边。

到了贵阳,黄大发既没去景点,也没去商场,而是要求直接去省委。“老支书在省委有相识?”徐飞心里一阵嘀咕。进了省委大院,黄大发却不进大楼,根本没有找人的意思。“就见他挺起腰,注视着大楼,还有远方飘扬的五星红旗,一言不发……”

这是一个老共产党人的初心!在黔北深山当了几十年村支书的黄大发,在耄耋之年,想来省委看一眼,看看党组织到底是什么模样。

当天,黄大发就回草王坝了。回途车上,徐飞问:“老支书,落心了没得?”

“落心了。”

多少年滴水贵如油,如今一渠春水流入草王坝家家户户。

多少年天黑孤村闭,如今这里夜晚如同掉下星星一片。

多少年山深人绝音,如今通村路将草王坝与外面紧紧相连。

青山不负英雄志,流水有情入心田,奔腾不歇的渠水悠悠长长,拍得悬崖直作响,崇山峻岭再难阻隔。阳光下的草王坝,像一只振翅欲飞的雄鹰。

榜样5央视专题节目观后感作文篇2

草王坝村,还是那个贫穷、落后、愁苦的草王坝村。穷到有的人全家只有一条裤子穿,穷到村里很多男人娶不上媳妇……

“好个草王坝,就是干烧(指干旱)大,姑娘个个往外嫁,40岁以上的单身汉一大把。”小小草王坝村,民谣可真不少,仔细一琢磨,个个因“穷”而起。

想想也是这个理,没有水,没有钱,没有白米饭,哪能留得住人?哪里富得起来?哪有姑娘愿意嫁过来?多少次,黄大发徘徊在螺蛳水旁,听着“哗哗”流水声,想着水过不来,饭吃不上,村里的光棍一大把……

他何尝不难过?他何尝不想再修一次?他何尝甘愿就这样听从于命运的安排?

“黄书记,是大米饭好吃,还是你们草王坝的包沙饭好吃啊?”在一次全乡大会聚餐时,干部不经意间的一句戏谑,深深刺痛了他。当时的他坐立不安,苍老的脸显得尴尬,嘴里的饭难以下咽,心里酸楚得想哭,“听了我很难受,我恨啊,可泪水只能往肚子里掉。”

“没有文化就没有方向,光靠蛮干,注定修不成功。”只有小学文化的黄大发,在第一次修渠失败后痛心疾首,他暗自下决心:学技术。

壮志未酬誓不休。那些年来,黄大发四处求教,自学水利技术。一听说哪里有在建的水库沟渠工程,他背着干粮就匆匆上路。无论路途多么遥远,无论要翻几座大山、要蹚几条大河,他都徒步过去,一边走、一边看、一边学。

只因为,还有一腔沸腾的血,还有一颗不甘的心,还有一个未圆的梦。

1989年,枫香区水利站迎来一位五旬老汉,54岁的黄大发申请跟班学习水利技术。看他年纪一大把,又是老先进,水利站给了他一个辅导员的身份。说是学习,其实就是在工地递上传下,给技术员打杂。

“印象中,他上课总是很积极,不懂就问,从不怕别人笑话。”时隔多年,当时一起在水利站学习的刘关刚对那个执着的五旬老汉记忆犹新。

“当时他甚至连20公分是什么都不知道,也不明白水准仪上的正、负刻度代表什么含义,整个白纸一张。”的确,黄大发闹了很多笑话,但正如刘关刚所说的那样,他不怕别人笑话。不识字,他就一个字一个字地临摹;不懂测绘,他就缠着技术员就着图纸讲解;不会用工具,他就在一旁专心看别人怎么用……捧着一颗心来,这位五旬老汉谦逊得像个小学生。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三年的时间,他从零起步、从头开始,掌握了许多修渠的知识,知晓了什么是分流渠、什么是导洪沟,还学会了开凿技术。

看上去,这位老人还想与天再斗一次。

榜样5央视专题节目观后感作文篇3

在没有水的地方修水利,怎么修?和水泥灰沙得用水,浇湿渠基得用水,怎么办?只好将水引一截修一截……

在悬崖峭壁上修水渠,怎么修?人在腰间拴一条缆绳,从山顶一尺一尺试着往下放。人悬在半空中,从谷底看,像极了一只扑腾的鸭子……

故事远不止这么简单,而是充满了曲折和辛酸。

开工第一天,头炮就打“哑”了。石头砸烂了山下村民家的香火位,“村民骂我,要打我,还要拉着我跳崖。”黄大发只好挨家挨户赔笑脸、赔损失。

放炮需要炸材,黄大发就去很远的李村买了背回来。脚底磨破了皮,汗水湿透了衣,无论磕绊摔跤,不管刮风下雨,他都坚持如一。

修渠需要水泥,得去城里拉回来。有一次行至途中,天降暴雨,车陷入泥潭,进退不得。天黑了,黄大发叫司机到人家里找睡处,而自己却睡在水泥包上,被蚊虫咬了一夜——他是真心怕这“宝贝”被偷啊!

绝壁凿渠,每一处都充满未知和危险。擦耳岩是最险的一段,壁立千仞,岩壁中间有个凸起,挡住了视线看不到前面情况,悬崖上没有树枝,全是秃岩,稍有不慎便一命呜呼。“太危险了,给多少钱都不干。”没人敢动工,连请来的施工队也停下了手脚,黄大发就用大绳把腰拴着,自己带头翻了过去……

日复一日不停歇。每天,黄大发带着200多人的队伍进山,施工队在前面凿壁打槽,村民们在后面挑土砌堡。早上出门,提一罐包沙饭,中午捡点刺刺草草点火烧热,囫囵吞下去,渴了就舀两碗河水,碗一甩、罐一扔,转身又往工地去。为了抢进度,他们不分昼夜寒暑,每天坚持苦干到天黑,才打着灯笼火把手牵手地回家。有的干脆就睡在石窝里,看星星眨眼,等日出天明。

水渠一尺一米延伸,清澈的河水爬上了悬崖、峭壁、陡坎。千百双手,一颗颗心,水每向前流一寸,草王坝人的梦就更进一步。

苦心人,终不负。

榜样5央视专题节目观后感作文篇4

今晚和家人一起收看了中央广播电视CCTV1晚上8点播出的《榜样4》,让我深受感动。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充分发挥优秀共产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持续推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10月21日晚,收看了由中共中央组织部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制作的特别节目《榜样4》,认真学习优秀共产党员的典型事迹。

《榜样4》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主题,通过党员先进代表张富清,李连成,黄文秀,唐真亚,李萌,隋耀达和嫦娥四号工程党组织代表叶培建,孙泽洲,刘适等优秀共产党员的现场访谈、播放他们工作、生活中的真实故事,分享入党初心等形式,着力讲好新时代新故事,用平凡故事讲述深刻道理,用模范事迹诠释崇高理想,展现了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执着坚守,彰显了共产党人信仰坚定,心系群众,勇于担当,甘于奉献的崇高品格,具有较强的思想性,艺术性和吸引力,感染力,是开展主题教育的生动教材。

看后,我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舍我、忘我,时刻心系人民群众。学习榜样精神作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重要内容,切实做到向榜样学习,向榜样看齐,结合自己工作实际,当好榜样,作好表率,真心实意为人民造福。

榜样5央视专题节目观后感作文篇5

“七一勋章”获得者中,有曾出生入死、浴血奋战的革命战士;有常年坚守边疆、巩固国防的戍边英雄;有扎根基层、一心为民的优秀干部;有兢兢业业、锐意探索的专家人才。有人历经革命斗争与建设改革的各个年代,阅尽世纪沧桑;也有人正值芳华,却为了国家的尊严、人民的幸福献出了宝贵青春。他们都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初心与使命,无愧于共产党员的光荣称号,他们值得在这一特殊的历史时刻接受全党全国人民最崇高的敬意。

向“七一勋章”获得者致敬,是对一个世纪以来无数共产党员伟岸身影的深情回望。一百年来,我们党之所以能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离不开一代代共产党人的前赴后继、矢志不渝。在今天,仍有很多共产党员或在平凡岗位贡献不平凡业绩,或在本不平凡的岗位做出更不平凡的伟绩。各条战线、各个领域涌现出的杰出模范,再一次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和广泛代表性,再一次强有力地证明了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始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向“七一勋章”获得者致敬,是向我们党历经百年而风华正茂、饱经磨难而生生不息的强大精神致敬。这次获颁“七一勋章”的功勋党员,出生年代、人生轨迹并不相同,或壮怀激烈,或淡泊一生,却在共同的信仰下砥砺奋进,用坚守诠释忠诚。在他们的身上,中国共产党人艰苦奋斗、牺牲奉献、开拓进取的伟大品格彰显得淋漓尽致;他们的坚定信念、优良作风、崇高精神、红色气质跨越时空、历久弥新,汇聚于胸前那枚闪亮的党徽,映射出耀眼光芒。

榜样5央视专题节目观后感作文篇6

那抹红色是信仰忠诚的颜色,蕴含着百年实践浓缩而成的精神品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共和国是红色的,不能淡化这个颜色。”“七一勋章”上的红色,就是我们共产党人铭刻在骨子里的信仰,其最核心的特质是忠诚。“铁石相击,必有火花;水气相荡,乃生长虹。”我们党在百年的实践中创造了一系列特有的精神品质,那就红色基因。对于共产党员而言,红色基因是信仰,目光远大、追求高远;红色基因是忠诚,爱党爱国、矢志不渝,传承之能够让我们党不断发展壮大,并战胜一切困难。广大党员干部当透彻把握红色基因的基本内涵,将其镌刻进肌肤、融入进血脉,更加自觉地把革命前辈用鲜血和生命培育的红色基因传承下去,发扬光大,要运用党的实践创造和历史经验启迪智慧、砥砺品格,沿着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起而行之、奋楫而上,在新时代创造新的历史辉煌。

那抹金色是丰收硕果的颜色,彰显着百年奋斗笃行宗旨的为民初心。笔者看到“七一勋章”上的金色,就想到了秋天的累累硕果。百年来,我们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进程中不断发展壮大,从最初只有50多名党员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发展为拥有9100多万名党员的世界第一大执政党,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小小红船到巍巍巨轮,一百年前的红色火种已成燎原之势。在这筚路蓝缕奠基立业的一百年,我们党坚持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己任,从救人民于水火到为人民谋幸福,始终将“民”字在心中放大摆正、用“干”字在征途打头冲锋,跨越了不知多少“雪山”“草地”,攻克了不知多少“娄山关”“腊子口”,终使得人民的生活水平越来越好、国家的综合国力越来越强。广大党员干部当接过艰苦奋斗的接力棒,以真挚情怀滋养初心、以真信笃行浇灌使命,竭力跑好实现伟大复兴、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接力赛。

那抹白色是清正廉洁的颜色,显现着百年大党自身过硬的政治本色。“七一勋章”上的白色是清正廉洁的颜色,那没有杂质的洁白无暇,就是我们共产党人的内在特质。当年,“三大纪律、八项注意”锤炼出了一支所向披靡的人民军队;“一根灯芯”下诞生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等经典著作;“背着金条乞讨”未动分毫的经费最终用于建立了江西临时省委秘密机关,保释了狱中大批的红军战士。回望百年历史,我们党的自我革命精神让我们始终走在了时代前列,并成为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主心骨,那是我们一次次拿起“手术刀”革除自身的“病症”的结果。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坚持不懈推动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落实、驰而不息纠治“四风”,并大力弘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精神,党风政风焕然一新。广大党员干部当从党的百年历史中悟透廉之“本源”、延续廉之“血脉”,要以党章为标尺、以纪律为准绳、以案件为镜鉴,经常揽廉镜自照,炼“廉”于心、植“廉”于行,在工作生活中涵养出“见贤而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的自觉,始终把保持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作为人生的价值选择。

榜样5央视专题节目观后感作文篇7

蝉喘雷干,焦金流石,100多天,草王坝村滴雨未下。龟裂的大地仿佛历经风霜后老人脸上的皱纹,清晰而深刻,无奈又哀伤。

“撑不住了,孩子们没水喝一直哇哇叫”“没粮食没水,连包沙饭都难吃得上”“这是老天爷把咱们往死路上逼”……

难道草王坝人只能安于宿命,甘心祖祖辈辈受穷?黄大发手一挥,脚一跺,心一横:“再修一次渠!”

1990年冬天,寒风怒号,折胶堕指。从草王坝村通往县城的崎岖小路上渺无人烟,可有一个矮小佝偻的身影在这条小路上走了整整两天——这条路他走过一次又一次——黄大发要去县水电局给饮水工程立项。这一路怀揣着的是草王坝人千百年的梦,是草王坝村家家户户的命。

徒步跋涉了两天的黄大发,下午终于走到了县水电局。此时,瘦弱的身躯已经没几分人样,可眼神并不改当初,一样铿锵、坚定。不巧的是,水电局领导当天下乡了,不在单位。黄大发就打听到县水电局副局长黄著文的家庭住址……

晚上7点,黄著文回到家。在家门口,他看见一个瘦弱的身影在寒风中瑟瑟发抖,身上穿着破烂单薄的衣服,脸上冻得红一块紫一块,一双磨破了的解放鞋,露出脏脏的脚趾……

“我是草王坝村的村支书黄大发,来找你给我们村的饮水工程立项。”

“这么冷的天,你怎么来了,快进屋说。”

“我想着天气这么冷,领导应该在单位或者在家里,没想到下乡了……”

终于,经过专业测绘和精心谋划,草王坝水利工程批复了!县、乡政府从当时拮据的财政里划拨了6万元资金和19万公斤玉米。可水利站要求:如果村民们能在第二天早上凑齐1.3万元作为规划押金,技术人员就能马上到位。

明知筹钱很难,但黄大发一声没吭,当天就火急赶回村里开动员会,挨家挨户做工作,“尽管很难,但只要有一丝希望,我就要紧紧抓住。”

1.3万元,全村一起集资。可这对于当时穷得叮当响的草王坝村,谈何容易?被贫穷和干渴冲散的人心还能聚齐吗?还有人愿意跟着黄大发一块儿做梦吗?

果不其然,在动员会上有村民发难,为首的就是黄大发的舅公杨春发。“大发,你要是能把水引过来,我拿手心板煮饭给你吃”“你要是能修好渠,我买烟花给你放”……但散会后,杨春发还是悄悄地将钱塞进黄大发手里,黄大发激动地说:“舅公,你这是逼我立军令状啊!”

草王坝人到底是被干旱折磨得太久了!尽管失败了一次又一次,可当黄大发再次提出要动工修渠引水时,村民们还是兴奋得像炸开了锅。

“黄支书,我们跟着你干!”

凑不出钱的就借钱,借不到钱的就卖东西换钱。豆子、鸡蛋、蜂糖……朴素的草王坝村民走到80里外的甘溪集市,吆喝声一阵接着一阵。当天晚上,乡亲们打着火把,拿着皱巴巴的零钱,交到黄大发手里。

看着大伙儿凑来的救命钱,盯着乡亲们质朴的眼神,黄大发流着眼泪立下了军令状——“修不好我把名字倒过来写,我拿党籍来作保证,我拿命来换!”

1992年,那是一个春天,黄大发带领村民一头扎进深山开工凿渠,沉寂数十年的大山再次沸腾了。

推荐访问:观后感 作文 榜样 cctv榜样观后感 榜样专题节目观后感心得体会 榜样系列节目观后感 观看专题节目《榜样》心得体会 央视节目观后感500字 榜样视频观后感800字 榜样的观后感1000字作文 观看节目的观后感作文 北京榜样观后感800字作文 观看榜样观后感800字


[榜样5央视专题节目观后感作文7篇]相关文章